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63)
报纸(1994)
学位论文(131)
图书(63)
会议论文(46)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5)
历史名人 (1023)
地方风物 (52)
非遗保护 (4)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2(586)
2009(431)
2008(493)
2007(312)
1990(27)
1989(25)
1988(21)
1987(28)
1986(38)
1957(9)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46)
戏剧艺术(33)
大众文艺(12)
文化艺术研究(10)
文学教育(9)
电影评介(6)
戏曲学报(5)
青海师专学报(3)
宜宾学院学报(2)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
昆曲之梦幻之美
作者:于丹  来源:传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曲  汤显祖  生活方式  牡丹亭  至情至性  戏曲形式  柳梦梅  人生  南柯记 
描述:昆曲不仅仅是一种戏曲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谈昆曲,不是让大家都要去学去唱,去整折整折地看,有时候知道一个意象,知道一点声腔韵味,找到里面的一种情怀,让我们可以从容下来,可以做梦,这就够了。
论杜宝形象的复杂性和杜丽娘的悲剧命运
作者:陆力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封建礼教  悲剧命运  牡丹亭  汤显祖  形象  社会意义  封建制度  两重性格  思想性 
描述:的思想代表了“最腐朽最反动的封建势力”,“《杜丹亭》的
唐涤生执着的艺术追求
作者:潘邦榛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追求  粤剧  创作实践  古典戏曲  香港  六个方面  电影改编  牡丹亭  红梅  汤显祖 
描述:在粤剧行内外,无人不听过唐涤生这个名字。他是杰出的粤剧编剧家、罕见的奇才;他籍贯珠海唐家湾而在香港成名,又蜚声中外。他才情横溢,名作迭出,对粤剧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值得我们大力的推荐和认真的研究。
论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的戏曲理论史意义
作者:李小菊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形式  戏曲理论  神清  戏神  临川四梦  牡丹亭  踏谣娘  论述  杂剧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在戏曲方面取得的成就,历来以临川四梦尤其是《牡丹亭》闻名于世,而在戏曲理论方面的论述则主要体现在为数不多的几篇题词和诗歌中。从这个角度来讲,专论戏曲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
汤显祖“四梦”及批评的历史影响
作者:何玉人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批评  传奇作品  戏剧家  古典作品  创作实践  昆曲  戏曲创作  王骥德 
描述:自万历八年(1580)汤显祖的第一部作品《紫箫记》起,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杰出的古典作品《牡丹亭》传奇问世,再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十九年(1601),《南柯梦》、《邯郸梦》相继创作
真梦:“临川四梦”中的纪梦特色
作者:季晓燕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诗词文赋  牡丹亭  民族特色  创作方法  文艺创作  中国文艺  曹雪芹  红楼梦 
描述:娘梦写丹青证",写完"惊梦"又写"寻梦",牡丹亭畔,芍药栏边,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两情和合之境已描绘得十分清晰。写至后两梦,《南柯梦》三十出即有二十六出写梦,表现
明人之当代戏剧研究论略
作者:陆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研究  传奇  王骥德  创作倾向  祁彪佳  牡丹亭  曲学  汤显祖  北杂剧  王世贞 
描述:理论研究常常是随着创作的现实走。与明代戏曲发展的实际历程相一致,明人对当代戏剧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由萧条到繁盛的转变。明初至嘉靖前期近二百年间,先是藩王朱权、朱有燉叔侄的那些谈玄慕道或弘宣教化之作,以音律和谐、场面华美的形式将北杂剧导向末路;另一方面,在南戏向传奇的演化过
昆曲:我心中的悲情和怅惘
作者:蓝博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悲情  白先勇  牡丹亭  汤显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士子  杜丽娘  艺术  消亡 
描述:”吗?[第一段]
澳门名人知多少
作者:郑齐  来源:科学与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  李清照  名人  汤显祖  教育事业  浩然正气  牡丹亭  戏剧家  岭南画派  孙中山 
描述:汤显祖,因在澳门小住了一段时日,就把澳门旖旎的风光和淳朴的民风写进他的三首诗作和不朽名著《牡丹亭》中
细说《闺塾》中的陈最良
作者:黄晓明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人物形象  汤显祖  封建礼教  虚伪性  学生  教义  塾师  关雎  牡丹亭 
描述:《闺塾》这出戏描写了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初次在闺塾听塾师陈最良讲课的情景。汤显祖以其生花妙笔,塑造了这三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对于光彩照人的杜丽娘、率直泼辣的春香而言,陈最良只是配角。教参中对其做了如下论断:一个十足迂腐的道学先生,严格遵守封建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