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待客
-
作者:蔡子河 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愧甚而退。
-
王安石的私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学习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私生活
-
王安石的“风流债”
-
作者:丁锐 来源:椰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回去,而且连九十万钱的巨额“彩礼”也不要了。隔着近千年的光阴,我们仿佛看见王安石也很酷很姜文地对女子说:钱和你,对我都不重要! 话说回来,如果就外在形象而言,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这位王相爷应该不会太
-
言行不一的王安石
-
作者:肖明舒 来源:中华传奇·月末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给人简约清雅的美感。然而,在生活中他却是个不拘小节的人,甚至用极为邋遢来形容都不为过。 宋代文人朱弁写了一本书名叫《曲洧旧闻》,其中有这样的记载,说王安石生性节俭,平日的饮食相当差。一次,有个姓萧
-
再论王安石变法-王安石逝世九百周年
-
作者:漆侠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役制 王安石变法 差役法 熙宁 宋仁宗 《宋会要辑稿》 自耕农 免役法 食货 宋神宗
-
描述:功的地方,还是失败的地方,都足以垂鉴后世,给人们以启发,因而是值得研究和一写的.至于近几年有关王安石变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将另文探讨,这里就不加涉及了.
-
请看戏屁股:看白玉艳金山寺归来写约老同事赵老澍
-
作者:圆缺斋主 来源:半月戏剧 年份:194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请看戏屁股:看白玉艳金山寺归来写约老同事赵老澍
-
从金山寺圣旨碑看《水浒全传》的鹤壁淇河语言特色
-
作者:杨用成 王俊智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嘉禅寺 金山嘉禅寺 圣旨碑 圣旨碑 水浒全传 水浒全传 语言特色 语言特色
-
描述:鹤壁金山寺蒙汉圣旨碑未见著录于同类碑拓的历史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其碑文中八思巴蒙古文的汉译白话部分,与罗贯中《水浒全传》中的语言方言特色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为进一步研究考证罗贯中籍贯及《水浒全传》的语言特色提供了新资料,拓展了新视角。
-
试从苏诗兴象变化看苏轼的生命境界——以《游金山寺》为例
-
作者:丁佳音 来源:湘潮(理论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金山寺》 《游金山寺》 兴象 兴象 苏轼 苏轼 生命境界 生命境界 文化意味 文化意味
-
描述:苏轼的诗歌与苏轼的人格境界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拟从苏轼诗歌个案的细致研究来探索苏轼的生命境界。本文主要选取《游金山寺》为例,通过探讨该诗内在兴象运用的变化与张力,以及另外几首与之密切相关的诗歌在兴象运用上的参照,来发掘诗歌背后苏轼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意味。
-
一“花”看世界,一“梦”说古今:浅谈《牡丹亭》肯綮意象“牡
-
作者:冯春莉 陈洋 来源:才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牡丹 牡丹 梦 梦 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 传统写意法 传统写意法
-
描述:《牡丹亭》作为中国古代名剧的代表,从古至今都不乏对它的评论。而笔者则选择从《牡丹亭》的意象出发,从中国传统戏剧写意法的角度,以牡丹和梦为例,试图探讨汤显祖创作的构思之巧,意蕴之深,这一虚一实的意象在推动戏剧情节发展上的独特作用,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经典。
-
从戏剧范式看中西艺术审美精神的差异:以青春版《牡丹亭》和音
-
作者:安博 石蒙蒙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西方戏剧 《牡丹亭》 《牡丹亭》 《猫》 《猫》 艺术审美精神比较 艺术审美精神比较
-
描述:式比较的切入点,对这种艺术类型进行认真细致的考量和比照,从而分析出中西艺术潜在的差异,对于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提供更多的理论佐证。本文以中西戏剧艺术的具体文本为参照,从实际的戏剧作品青春版《牡丹亭》和音乐剧《猫》入手,对显在的艺术内容和形式进行尝试性分析,进而得出些中西艺术内在的深层次差异,从而使我们深化对中西艺术理念的理解,作为窥见以人为审美主体的中西文化创作者在审美精神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