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28)
报纸(2281)
学位论文(137)
图书(107)
会议论文(4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102)
历史名人 (1800)
地方风物 (34)
红色文化 (17)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9)
按年份分组
2014(675)
2011(543)
2010(568)
2009(504)
2008(555)
2005(166)
1995(40)
1993(33)
1989(36)
1958(4)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93)
戏曲研究(59)
剧影月报(43)
上海文汇报(32)
深圳特区报(19)
书屋(6)
台大中文学报(2)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学术问题研究(1)
张军:将昆曲融于心
作者:徐莹  来源:成才与就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上海市  上海昆剧团  表演艺术  文化新人  杰出青年  白玉兰  演员  牡丹亭  剧目 
描述:奖项,异荣膺上海市第二届"文化新人"称号。
从《牡丹享》到马连良的戏服
作者:关彤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杜丽娘  牡丹亭  上海昆剧团  舞台设计  光效果  表演  昆曲  纹样  演员 
描述:年轻演员也有点压不住场面,但最让我感觉别扭的是演员穿的戏服。柳梦梅的罩衣短了一截,而且没加底衬,所以柳公
姚媛:错置的风景
作者:朱朱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苏省  杜丽娘  中国画人物画  风景  牡丹亭  园林  屏风  南京师范大学  女主角  画面 
描述:7月江苏省第六届体育美展南京2006年2月《传绕的延异——中国当代纸本彩墨学术邀请展》深圳2006年11月《2006中国新锐水墨年展》北京.济南2007年4月《错置的风景——姚媛个展》南京博物院2007年10月南京荣宝斋姚媛国画展2007年11月《2007中国新锐水墨年展》北京.济南2007年12月《2007"形真境远"当代中国工笔画家新作展》广州.杭州
相思帖(外一首)
作者:郭英杰  来源: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思  桃花  时刻  杜丽娘  牡丹亭  柳梦梅  眩晕  虚无  凄美  灵魂 
描述:相思帖(外一首)
孔爱萍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苏省  演员  中国戏剧  戏剧学校  中国昆剧  长生殿  牡丹亭  副院长  唐伯虎  赵五娘 
描述:花赠剑》、《渔家乐》、《幽闺·踏伞》、《唐伯虎传奇》、《桃花扇》、《赵五娘》、《风筝误》等。曾获首届中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兰花最佳表演奖。
昆曲艺术节,创新还是灭杀?
作者:刘红庆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  长生殿  演出市场  苏州  昆剧  京剧  传习所  剧目 
描述:,6个昆曲专业团体分得了大约千万人民币,文化部官员则觉得成绩很大。昆曲自身在上个世纪初就基本消亡了,但是其器官被有效地移植到新起的其它戏曲中去,尤其是京剧中去。昆曲的好演员也因为昆曲的不景气转业表演京剧。85年前的1921年,一群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一群向往古典昆曲表演的中国人在距上海不远的苏州成立了昆剧传习所。昆剧传习所把当时可以找到的纯粹的古典大师聚拢在一起,培养了著名的“传”字辈昆曲艺术家。当时招收了一些8到13岁的穷孩子,在“拙政园”主人、“狮子林”主人等有识之士养育下,从前人身上“传”承了600多出古典昆曲。正是“传”字辈艺术家使得传统昆曲得以复活。到2006年7月第三届昆曲艺术节在苏州昆剧传习所旧地举办的时候,“传”字辈艺术家只有一个半了。半个是因为他后来改行了。健在的也已经99...
“纽约客”白先勇
作者:李晔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文学创作  牡丹亭  昆曲艺术  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  小说集  夏志清  飞行员  人文学 
描述:2007年11月3日下午,白先勇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作了题为"我的文学创作和我的昆曲之旅"的演讲。此次活动由华美协进社之"人文学会"主办,美华艺术协会、哥伦比亚大学亚太发展协
牡丹花开又一年
作者:耿雪 林夕  来源:今古传奇(奇幻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花  老板  北平  什刹海  眼睛  中年人  嗓子  问道  声音 
描述:早晨,大槐树刚刚抽出新芽,大街小巷都
徽州 在婉约的书香中迷失
作者:sky  来源:北方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建筑  杜丽娘  牡丹亭  黄梅戏  宋词  宏村  行走  老人  明清时期 
描述:那种恍惚从宋词中飘散出来的清丽婉转,那些氲氤在黑白分明的建筑和月塘波影里的古意,正是徽州独有的韵味。
“奈何天”释义商榷
作者:郭左明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读本》  名句  课文  期刊  美景  月刊  人教版  选本  牡丹亭  解释 
描述:。《语文读本》对“良辰美景”二句的解释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