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侠的《流民图》最终流落何方
作者:张成忠 王磊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流民  时代气息  宋神宗  国民党统治区  人物刻画  气韵生动  徐悲鸿  抗战胜利  历史上 
描述:提到名画《流民图》,人们往往便想到已故名画家蒋兆和。他是大画家徐悲鸿的入室弟子。其作品笔法苍劲,气韵生动,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富于时代气息。蒋兆和创作于抗战胜利后,反映国民党统治区民不聊生
古今典考误五则
作者:管锡华  来源:文献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仲联    徐朔方  牡丹亭  苏武  陆沉  白马  世说新语  注释  汉语 
描述:典之难而已矣。
《说文》段对同义名词的辨析
作者:马景仑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义名  《说文》  同义词  《左传》  词义差  《周礼》  浑言  古汉语  析言 
描述:《说文》段对同义名词的辨析马景仑同义词是指某一语言的词汇系统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古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的语言。在古汉语中,有许许多多同义词。它们的存在,大大地丰富了古汉语的词汇
吴澄《道德真经》试论
作者:刘固盛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道德真经  老学 
描述:本文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出发,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的解《老》著作《道德真经》的主要思想,认为其中的以“理”解《老》,不仅反映了元代老学发展的独特风貌
评朱元璋《御道德真经》
作者:艾力农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元璋  天地之理  唯物主义  《老子  圣人  田租  道德经  万物  王安石 
描述:盛大帝国,中土在元蒙古贵族统治九十年之后,经济衰竭,社会紊乱,学术思想也呈现低沉状态。在这不长的时间内统治者主要是以南宋理学为思想武器,《朱四书》已成为士子必读之书,儒、佛、道合流已成定局
王安石教育思想资料选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科举考试制度  反变法  儒家教育  注释  大地主阶级  改良主义  临川  实用人才  历史进步性 
描述:才,对儒家的教育和旧的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废除了明经科,并用自己的观点解释诗、书、周礼,撰成《三经新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他倡导“学以致用”的新学风,主张向有实际经验的人学习,还创设了医学、律学和武学,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王安石在教育上主张的“新学”同守旧派“理学”的斗争,是当时变法与反变法政治斗争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由于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王安石变法从本质上说是改良主义的,这就决定了他的教
《谢逸、谢?词析》选登
作者:江凤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谢逸、谢?词析》选登
陆九渊“六经我”的生命实践诠释学
作者:张文修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六经  生命实践  经典诠释 
描述:注疏之作,他以生命实践为经典诠释的形式,相比之下,儒者经成了等而次之的学问了。
《诗经·伐檀》一条解疑议
作者:马绍才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伐檀  疑议  诗经  遂人  夸张手法  中国古代文学  《周礼  高中语文  剥削者  王力 
描述:汉语》,对“廛”、“亿”、“(口禾)”的注解,均与教材注释暗合。对这条传统的注释,我以为值得商榷。《实用大字典》在“廛”字条目中说:“一夫之居曰廛”。该条目还援引《周礼·遂人》,“夫一廛田百么”做为例证。上海教育学院编的《中国古代文学读本》注释曰“古代一夫之田,
伪《杜律虞》补说
作者:冯小禄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律虞  虞集  张性  杨士奇  注释风格 
描述:结合古今人对伪《杜律虞》的考证,将前人已见和未见的明人材料冶于一炉,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说明各自在证伪上的作用。指出古今人多有误读杨士奇《杜律虞序》者,以致相沿成讹,以为杨士奇就怀疑《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