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39)
报纸(169)
图书(20)
学位论文(9)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9)
地方文献 (165)
红色文化 (14)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5)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70)
2013(28)
2012(44)
2005(15)
1999(13)
1998(7)
1984(9)
1982(7)
1981(3)
196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6)
淮北晨刊(2)
革命烈士传通讯(1)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1)
学习导报(1)
上海文学(1)
都市快报(1)
商丘日报(1)
淮北日报(1)
今晚报(1)
臧山经》系先秦自然资源著作考论
作者:连雯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山经  先秦  自然资源著作  周礼  管子 
描述:著意图与编著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详细考察,可知它是先秦时期一部内容丰富而又系统的自然资源著作。《山经》与《周礼》、《管子》等书的相关内容关系密切:《周礼》设计了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管子》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自然资源理论,而《山经》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自然资源的著作。
王烈教授婴童病案选读(
作者:孙丽平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疱疹  水痘  小儿药证直诀  传染病  清热解毒  滋阴养血  脉数  患儿  治法 
描述:舌边及咽峡均有多数疱疹,破溃,周围红晕,颈部淋巴结肿大,大小约0.5cm×0.5cm,移动性良好,伴触痛,心肺腹部均未见异常,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血常规:WBC10.0×109/L,Sg55%,L45%。诊断:手足口病。辨证:斑疹(温毒发疹)。治法:解毒化湿。处方:黄芩10g、栀子5g、石膏10g
上古情怀的演绎:对杜丽情感世界探微
作者:吴守斌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  上古情怀 
描述: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
从“慕色还魂”到“生死以情”:论杜丽形象的发展
作者:姜婷婷  来源: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慕色还魂》  杜丽  形象 
描述:提升到了话本不可企及的新高度。
自我的回归:镜像理论视野下的杜丽
作者:谭凤姣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  镜像理论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中塑造的具有叛逆精神的杜丽形象感动了众多读者,掀起了一股女性自我认识的潮流。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杜丽处于双重镜像关系当中:一重是现实与幻境的镜像关系,一重是对镜自描的过程中镜
从《牡丹亭·游园惊梦》六曲看杜丽其人
作者:潘建宏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牡丹亭·游园惊梦》六曲看杜丽其人
新发现传奇小说《杜丽传》考论
作者:陈国军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传》  杜丽系列小说  《牡丹亭记》  本事 
描述:《杜丽传》是一篇未见披露的传奇小说。它的发现,为我们考察杜丽系列小说之间关系,以及何种小说为汤显祖《牡丹亭记》本事提供了新视点。
窦娥、崔莺莺、杜丽的反抗精神
作者:刘倩  来源:新课程学习(综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  崔莺莺  反抗精神  窦娥冤  封建礼教  女性形象  民族矛盾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理想 
描述:中国女性的觉醒与反抗,这一历程是艰难的。从《窦娥冤》中的窦娥,到《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再到《牡丹亭》中的杜丽,可清楚地看到这些女性在争取自主的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轨迹是光辉灿烂的,她们自我意识觉醒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中杜丽演绎探究
作者:翟静  来源:大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杜丽  杜丽 
描述:昆曲《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以传奇的爱情故事和典雅唯美的昆曲结合在一起来显得相得益彰,至今不绝于舞台。本文通过分析三位名家演绎"游园惊梦"这出戏来探索不同时代的演员对杜丽这一人物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者乎:《牡丹亭·游园》赏析
作者:臧德明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游园》  《牡丹亭·游园》  青春觉醒  青春觉醒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描述:《游园》处于《学堂》和《惊梦》之间,既是贯穿剧情的需要,又是为《惊梦》、《寻梦》以至于后来杜丽为情而死、因情而复生作铺垫。这一出由六支曲子组成,着重刻画了杜丽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