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故乡的原风景:大型诗歌乐舞《白云黄鹤是故乡》浅析
作者:魏林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情  风景  歌乐舞  黄鹤    语言  沉醉  清丽 
描述: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幸好这世间还有一种璀璨之花——艺术,它就像一门世间共通的语言
让琅琅的古诗声充盈校园:小学古诗教学谈
作者:张妍梅  来源:新课程(小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文学鉴赏力  引导学生  古诗教学  利于发展  陶冶情操  语言  文化宝库  古诗文  王安石 
描述: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朗朗上口,深受人们的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
欧阳昱《关键词中国》序
作者:杨邪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欧阳  出版发行  小说家  翻译家  语言  作家  诗歌  批评家 
描述:言的《关键词中国》即将
文本变动 反激之效——论古典文学鉴赏中的参与意识
作者:徐应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鉴赏  反激  文学作品  鉴赏主体  古代作品  王安石  意象  苏轼  柳宗元  参与意识 
描述:够。
感受 联想 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作者:袁行霈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艺术鉴赏  联想  诗歌鉴赏  诗歌形象  文艺鉴赏  王安石  诗歌创作  艺术创作  文学艺术 
描述:的。它们不仅为诗歌创作总结了可贵的艺术
《雨霖铃》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母本意义
作者:江雪松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  高考  考试说明  诗词鉴赏  细节描写  古诗词  母本  艺术手法  阅读  王安石 
描述:《考试说明》把古诗词鉴赏定位在阅读浅易诗词,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小论古典诗词的色彩美--诗歌鉴赏新视野
作者:汝伟斌  来源:学周刊:A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美  诗歌鉴赏  古典诗词  “绿”  表达效果  江南春  王安石  色彩感 
描述: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起初诗人把它同“到、过、人、满”等词作过比较,经过反复推敲才定为“绿”。原因就在于“绿”是反映色彩的,具有色彩美,能使读者产生联想,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片江南春色,意味无穷。其他几个词语无色彩感,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读诗应是一种幸福:一场关于诗歌鉴赏教学的对话
作者:郑文权 连子波  来源:福建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读诗应是一种幸福:一场关于诗歌鉴赏教学的对话
旴江名医龚廷贤肿瘤辨证论治学术思想鉴赏
作者:洪婷 刘端勇 黄青 彭胜男 唐娜娜  来源:中医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旴江医学  龚廷贤  肿瘤  学术思想  从肝论治 
描述:龚廷贤,明代旴江医学著名医家,贯通医理,精通内外各科,其在肿瘤相关病诊治方面有其特色,以火热立论,从肝论治,详于气血辨证、循经辨证,学术思想比较成熟,对后世影响较深远。
走出“牡丹亭”:苏舜钦近体诗中的语言转型
作者:倪博洋  来源: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舜钦  牡丹亭意象  语言转型  文学多元化 
描述:苏舜钦的诗歌通过副词的恰当使用、句子对偶的巧妙改变、援用散文手法入诗等方式,打破了唐诗以来意象浓密、句子定位模糊、诗篇精致繁复而难以使读者把握要领的局面,促成了宋诗的语言转型.这正与人们历来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