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04)
报纸(88)
学位论文(41)
会议论文(19)
图书(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62)
地方文献 (72)
宗教集要 (16)
地方风物 (5)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4)
按年份分组
2013(55)
2012(56)
2010(63)
2008(60)
2006(50)
2005(37)
2000(19)
1996(37)
1983(15)
1982(13)
按来源分组
社会科学战线(7)
求索(5)
兰台世界(5)
河北学刊(4)
档案学研究(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
广陵书社(1)
上海会计(1)
黄钟(1)
从政体的视角研究藩属制度的新成果:黄松筠《中国古代藩属制度
作者:马卫东  来源:东北史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制度研究  中央王朝  理论探讨  理论问题  政体  分封制  综合研究  实体  重要课题 
描述:中国古代藩属制度研究,是中国边疆史、疆域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关于中国古代藩属的探讨,断代研究多于综合研究,制度考证多于理论探讨,这使藩属制度研究少有通史、通论类的专著
《周礼·工记》度量衡比例关系
作者:李亚明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度量衡  比例  工记 
描述: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按类聚合《工记》度量衡单位,梳理先秦手工业度量衡单位系统,从度量衡单位的比例关系和成品的度量衡比例关系两个方面考察《工记》的比例关系即比值关系。
《四书》、《五经》:从“语文”到“政治”
作者:王宏斌  来源:国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进士科  语文  四书  诗赋  五经  政治  孟子  王安石  文理分科  科举 
描述:我这里有一份研究者开列的宋朝的主要考试科目表,这有点类似今天高考中的文理分科,但比文理两科可要多得多:进士科:《易官义》、《诗经》、《尚书》、《周礼》、《礼记》、《论语》、《孟子》等文学类书籍,初期更重考文学诗赋
《周礼•工记》度量衡比例关系
作者:李亚明  来源:东华汉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度量衡  比例  工记 
描述:觀念以及詞彙語義學原理類聚《工記》度量衡單位,梳理先秦手工業度量衡單位系統,從度量衡單位的比例關係和成品的度量衡比例關係兩個方面考察《工記》的比例關係即比值關係。
临川一中周保兴老师荣获全国写字教学录像一等奖
作者:林漪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临川一中周保兴老师荣获全国写字教学录像一等奖
当代文学与青年的共振和互选——兼谈文学应是青年干部院校的
作者:侯树钦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新时期文学  青年工作者  当代文学  文学  中文专业  青年干部院校  当代青年  作家  必修课 
描述:。开课者,其处境也颇为尴尬。要么,因人设,缺乏系
引得春风度玉门——特级教师王菘舟导艺术赏析
作者:陈智文  来源: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  学生自由  王菘  王安石  特级教师  老师  春风  课堂  思维  长城 
描述:一堂课有个好的开端,就像一场戏有个引人入胜的序幕。精美的导艺术,像磁石深深吸引学生,像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然而对于导,正如王安石的诗所云:“看似寻常最崎岖,
《话说好、解读要求》系列文章之五好的体育课应是主导和主体
作者:毛振明  来源:体育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  课堂教学评价  文章  解读  教学目标  学生特点  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学习 
描述: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例反思时时有 教师发展步步高——教学应是一种学术活动
作者:罗增儒  来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高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活动  教师发展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教学  几何证明  《数学》  案例 
描述:1课例反思时时有——“案例研究”的呈现1.1通过研究案例来说明“案例研究”案例1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进.人教社高中标教科书《数学》(A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第一讲的第一节课
例反思时时有 教师发展步步高:教学应是一种学术活动
作者:罗增儒  来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行线  等分线  案例研究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定理  案例教学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 
描述:,从而引进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课题.第二,现场评课时,有教师提出用课本例题代替等分线段 AB,作为基本问题,牵引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最后(前后呼应)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