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洪州西山萧峰主体文化人物萧史
-
作者:萧德齐 萧亮 萧奕 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话和传说 西山 萧峰 萧史 道家 汤显祖
-
描述:显祖崇尚道家,一生中多次游历西山,并留下了近百首吟诵西山萧峰的诗篇,其生平创作思想与西山主体文化人物萧史以及西山道家文化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是其创作思想源泉之一。
-
画像与主体意识觉醒: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四出《写真》之精神
-
作者:张舒然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主体意识觉醒 主体意识觉醒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
描述:试图赋予杜丽娘自画像以新的意义。
-
看得见风景的花园 论《牡丹亭·惊梦》中抒情主体的建构
-
作者:王音洁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抒情主体 真理 风景 游园 建构 身体 传统
-
描述:分地捕捉到这一点可贵的自由,并且继续推进这充满奇想的事件,接下来的幽媾就合情入理了。游园之后,充满新意的身体于焉到来。但这种新意是怎样到来的呢?它如何能通过一场游赏抵达身体
-
律师不应是包庇罪的主体:从律师身份特权出发
-
作者:赵越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律师不应是包庇罪的主体:从律师身份特权出发
-
谭峭《化书》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
-
作者:丁祯彦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峭 陈景元 原始道教 道教学 统治者 太平经 道家 道藏 陈抟 抱朴子
-
描述:(一) 《化书》旧名《齐丘子》,南唐时宋齐丘撰。此说有见于宋初张来《书宋齐丘化书后》、马令的《南唐书》和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但与宋齐丘同时代的陈抟则以为非。据陈景元(号碧虚子)《化书后序》记载,陈抟曾对其弟子张无梦说:
-
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应是方志的重要社会功能
-
作者:陶俊 来源:上海修志向导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志 编纂
-
描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应是方志的重要社会功能
-
“全民上书”不应是法治社会的常态
-
作者:杨涛 来源:人大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书 法治社会 交通部部长 律师事务所 全国人大 常态 《法制日报》 中国政法大学
-
描述:如今,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民上书”的时代。《法制日报》2007年1月15日的报道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教授高家伟致信交通部部长李盛霖,
-
刘祟:履行社会责任应是“团队行为”
-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开发(综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祟:履行社会责任应是“团队行为”
-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起点应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
作者:田克深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 过渡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 初级阶段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
描述:一文,就认为,“我国过渡时期的起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完整的表述应是:由
-
实现社会功能应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
作者:何凡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实现社会功能应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