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于探索推陈出新:评蒋家俊、吴宣恭教授主编《社会主义政治经
-
作者:杨时旺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西方经济学 教科书 经济增长 新编 少而精 基本理论 财经类 计划调控体系
-
描述: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迄今该教材累计发行已达100多万册,是全国有较高声誉和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教材。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后,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届
-
反对对社会主义文学的虚无主义态度-与刘绍棠同志商榷
-
作者:周和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反对对社会主义文学的虚无主义态度-与刘绍棠同志商榷
-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张朴村天主教情况调查
-
作者:邢孟禧 来源:当代宗教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张朴村天主教情况调查
-
江水精神——记共产党员、石油地质科学家曾鼎乾
-
作者:王铁 来源:中国石油企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油地质 科学家 优秀共产党员 先进生产力 工作业绩 精神境界 海洋生物 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 高尚情操 社会主义 先进性 创始人 油气藏 代表者 集中
-
描述:他用自己一生
-
在任何社会人民都是法律的主人吗?——与刘绍含同志商榷
-
作者:子强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争鸣 反批评 不同意见 人民主权 剥削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法律 人民性 人民群众 社会人
-
描述:的、充分说理的方法”,展开正常的学术争鸣,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
“文学法理,咸精其能”(上):试论两宋士大夫的法律素养
-
作者:陈景良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王安石 法律素养 司马光 苏轼 自首 法律条文 宋代 谋杀 杀伤罪
-
描述:法律加以调整,同时也促进了士大夫法律意识的转变及法律素养的提高。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士大夫的法律素养,结论是:宋代士大夫对法律的重视和对律义的通晓是当时时代的一种风尚,并由此推动了宋代法律文化的发展。
-
中国法律变迁的传统及文化动因:从当代收容遣送制度立废启论
-
作者:陈晓枫 来源:法律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容遣送工作 法律变迁 流浪乞讨人员 制度变迁 思维方式 孙志刚 文化动因 王安石变法 问题研究 文化研究
-
描述:的现象,在中国立法史上似为仅有。而以此案为契机,中国的户籍登
-
再论“横的法”:对先秦法律文化的再探讨:对杨师群先生的答复
-
作者:武树臣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文化 再探讨 先秦 法定证据制度 周礼 再论 法律评论 奴隶 易经 研究方法
-
描述:本文是对杨师群先生《评横的法:对商周法律文化的思考》(详见《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春季号,即本刊本期)一文的回应,逐一回答并辨析了杨文的批评,对先秦法律文化进行了再探讨。
-
博客文化不应是法律边缘的博弈―探讨网络博客的立法问题
-
作者:张磊 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客文化 博弈 立法
-
描述:博客文化不应是法律边缘的博弈―探讨网络博客的立法问题
-
“法律必须被信仰”:荷殖巴达维亚的盟誓与纠纷解决(1788
-
作者:王志希 来源:外国法制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案簿 盟誓 大学出版社 包乐史 校注 历史变迁 厦门 当事人 案件 原告
-
描述:后取讨,沈鹤算说等四五天后有钱再买一张床即归还,另有叶赞生与施子余二人听到沈此言。林永义于三月二十三日晚在路上遇到沈鹤算,向其取讨,后者却声称自己并无向前者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