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晏殊词生命美学的精神向度
作者:曹章庆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晏殊词生命美学的精神向度
生命哀愁的深情抒写:浅析晏殊词中的生命意识
作者:张艳艳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生命意识 
描述:晏殊以一个诗人的敏感锐感,体悟着生命的短暂、人生的苦痛,他用文字尽情地表达着对于生命的爱与哀愁,其词"情中有思"[1],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这种生命意识的表达,提升了晏殊
班主任应是生命教育的领航者:走向释放个体焦虑的生命教育
作者:朱曼雯  来源:吉林教育(高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班主任  焦虑  个体  当代中学生  矛盾冲突  学习  中这 
描述:当代中学生除了要面对学习的重压,还必须面对身心生长高峰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因此常常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作为班主任,正确引导孩子走出人生中这一艰难而困惑的时期责无旁贷。
潘跃玲、熊和平:生命教育应是关于如何体验生命的教育
作者:暂无 来源:中小学德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  心理教育  技术教育  集体主义  青少年  身体 
描述:潘跃玲、熊和平在《教育导刊》2012年第8期撰文指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如片面地将生命教育理解为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或者生命技术教育等。生命是建立在
儒学文化体系下的戏剧尝试:论汤显祖《邯郸记》中的“情”
作者:董晔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人性  人性      调整  调整 
描述:《邯郸记》是汤显祖文学思想、哲学思想成熟的结晶。汤显祖力图用合"理"之情来唤醒世人,从而挽救败坏的世风与腐败的政治,体现了汤显祖在儒学文化体系下对当时社会思想状况进行调整的一次尝试。
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作家——配合课文《师恩难忘》
作者:蒋文汇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读书法  中篇小说  北运河  家乡  写作  文学创作  作家  新小说  课文 
描述: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作家——配合课文《师恩难忘》
丰富的人生体验执著的生命追问——评王英琦的散文创作
作者:刘纪新  来源: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  感性  理性 
描述:态的思考,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执著追问,都将历史、现实和自身经历相融合,使其创作不落俗套.
“关爱生命、尊重人性”理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爱生命、尊重人性”理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
从临川四梦看汤显祖生命理想的抗争与幻灭
作者:王丹  来源: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现实批判  抗争与幻灭 
描述:汤氏剧作以四梦为最,后人除为其艺术成就称好之外,其所蕴含的至情主题及哲学内涵更为大家所吸引,这四梦中一以贯之的情生、情至、情灭主题也正是这位剧作大家坎坷一生、矛盾复杂思想的艺术体现.
趣在奏刀:论明清印人在篆刻过程中的生命体验
作者:方建勋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刻家  生命体验  明清  文化素养  指称意义  人文情怀  周亮工  国子监 
描述:印人最早出现于何时?清代周亮工的《印人传》,有一则记录,说的是有关于明代文彭在南京国子监任上时购石自刻印章之事。后人便因此将文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