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593)
报纸(808)
学位论文(170)
图书(154)
会议论文(4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604)
地方文献 (125)
非遗保护 (15)
文化溯源 (6)
红色文化 (6)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5)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48)
2011(521)
2009(462)
2005(266)
2003(255)
2002(239)
1996(235)
1988(131)
1987(145)
1979(39)
按来源分组
语文月刊(38)
阅读与写作(30)
中文自修(18)
小学教学研究(13)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8)
美术之友(3)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3)
中华书局(2)
中国医疗保险(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苏东坡传》有感
作者:李子璇  来源:少先队小干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林语堂  中国历史  苏轼  诗词  人物传记  艺术成就  北宋时期  王安石  享受生活 
描述:我看了那么多中国历史人物传记,想写读后感的,就是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了。读完这本书,我对苏东坡这位伟大的人物产生了无限的敬意!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全才。他生于一个
“间”字怎么
作者:嵇春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四声  王安石  解释  三仄调  七言绝句  第一声  空间范围  间隔  格律诗  仄声 
描述:问: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究竟怎么,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把"间"第四声,解释为"间隔、隔开"。另一种观点是把"间"第一声,解释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元日》《浪淘沙》
作者:郭学萍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淘沙  王安石  黄河  刘禹锡  南京方言  牵牛织女  老北京  爆竹  习俗  屠苏酒 
描述:熬一宿(xiǔ),大年初一满街走。而老南京的习俗是: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有一首琅琅上口的童谣:"娃娃呀,出来玩灯喽,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南京方言"录"的音),只要你几根红蜡烛。"想起这些儿时
家秘藉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斯德哥尔摩  张居正  王安石  康有为  李鸿章  综合症  司马光 
描述:君子相斗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不愧于名教,不负于知己”的张居正,商业治国的李鸿章,抱错大腿的康有为。就像书里写的,其实人才是最好的风景,看故事看的是人,看历史看的更是人。有时候江山太重,单靠书生的肩膀
西阳宫
作者:聂永清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  重点保护  沙溪  中华文明史  故里  永丰县  王安石  文学  撰写 
描述:年(公元629年)。
“假如我是王安石……”
作者:顾廷斐 王汉江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引导学生  古诗教学  遣词造句  词语  老师  象征诗  执教者  月亮  瓜州 
描述:家的团圆。”听课者面面相觑,不免为执教者捏一把汗。可是这位老师安之若素,将“明”与“圆”
精警篇章传汗青——王安石的《孟尝君传》
作者:潘维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精警篇章传汗青——王安石的《孟尝君传》
若是美的,新创意有何不可?
作者:张恩慧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创意  演出剧目  戏曲观众  昆曲  杜丽娘  跨界  尝试  艺术  柳梦梅 
描述:2011年,史依弘贴出程派名剧《锁麟囊》,让许多戏曲观众吃惊非小。演出之后,无论业内反响、观众评价、票房收入都取得成功,又让很多原本不看好《锁》剧者跌破眼镜。这都证明首次"跨界"演出并非是史依弘"苦苦寻烦恼"。2012年,大胆的史依弘再次尝
理论也应是美的
作者:孤猎  来源:美与时代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理论也应是美的
教师应是美的传播者
作者:傅立杰  来源:宁夏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过程  传播者  知识获得  学生  陶冶性情  体验  手段  素养  成长 
描述:教学的审美性,就是教师自觉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创造贯穿教学过程,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得知识获得能力,而且从中欣赏、体验、陶冶性情,提高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