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谈工程和工程实践 李伯聪关于“实践”及其意义 吴彤“
作者:桂起权 李蒙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略谈工程和工程实践 李伯聪关于“实践”及其意义 吴彤“
突出实践特色 解决突出问题:李纪恒指导省林业厅学习实践科学
作者:杨劼  来源:云南林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突出问题  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  林业发展  始终坚持  整改  全过程  体制机制  实践活动  相适应 
描述:1月11日下午,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率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百如、省委副秘书长林金宏、省委政研室、农办副主任王兴明、省委指导检查组第7组组长杨骏一行来云南省
李纪恒在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暨全省第三批学习实践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云南党的生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活动  理论学习  学习实践  长效机制  科学发展观  建立健全  领导小组  贯彻落实  突出问题  收尾工作 
描述:、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辛桂梓主持会议。会议认为,我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推进,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任务,取得显著成效,特色鲜明:始终
略论五百年中国印章美学思想之变迁(下)
作者:李志坚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百年中国  金石学  印章  金石文字  书法实践  书法理论  审美思想  周亮工  个性化 
描述:说处于一个见识狭隘的历史环境下,见到的印章仅是汉印与元朱文。吾丘衍《学古编》云:“白文印,皆用汉篆”,“朱文印,或用杂体篆。”汉篆,吾丘氏又称印篆,
以情抗理 以情役律--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
作者:黄南珊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本论  超越论  情理观  情形观 
描述:特贡献。
试论刘绍棠近年来作品的美学追求
作者:丁帆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艺术作品  美学追求  生活情趣  乡土文学  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  作者  田园牧歌  创作个性 
描述:黄泥巴”的少年,带着新中国翻身农民的喜悦和欢乐激情,一头闯开了文学的大门,为新中国文坛带来了乡野的晨露,吹进了新鲜的空气。象“青枝绿
纯真 自然 正气——对晚明美学思潮的反思
作者:潘运告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思潮  历史时期  美学思想  汤显祖  黄宗羲  金圣叹  中世纪  公安三袁  王思任  冯梦龙 
描述:,到明清之际的张岱、黄宗羲、傅山、金圣叹等思想家和文学家,遂掀起了一股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美学思潮.因此,本文认为,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美学思想进行反思,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艺术如何求变创新
广昌孟戏民歌时调的美学书写方式与原生态特质
作者:陈利利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书写方式  书写方式  原生态特质  原生态特质 
描述:析,以冀解读明清地方戏曲民歌时调的遗存与特质。
穿越生死的深情和妙赏:浅谈《牡丹亭》的美学体现
作者:卢卓元  来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深情  深情  妙赏  妙赏 
描述:《牡丹亭》就像春天百花园里的一株奇葩,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永葆青春。从她产生的那天起,研究她的论文浩如烟海,但鲜有从美学角度去研究。从美学命题中的深情和妙赏角度探讨了《牡丹亭》之魅力。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表演艺术  中国文化  美学  文化认同  西方文化  玉簪  大学生  观众 
描述:现在是21世纪,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何处,如何自处?制作昆曲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19世纪古典文化衰微之后,20世纪受到西方文化如此大的冲击,我们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我在国外看了非常多的各种戏剧艺术和表演艺术,但回头一看,呀,最美的那朵牡丹花开在我们自己的后院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