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象比较 : 《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
-
作者:洪忠煌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比较 意象比较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文学评论 戏剧文学评论 文学作品研究 文学作品研究
-
描述:意象比较 : 《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
-
《牡丹亭》的新一页
-
作者:夏写时 来源:上海文化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昆剧 昆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中国 中国
-
描述:《牡丹亭》的新一页
-
挚情与梦幻:[《牡丹亭》]
-
作者:郭小男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中国 中国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挚情与梦幻:[《牡丹亭》]
-
《牡丹亭》是悲剧又是喜剧
-
作者:范华群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古代戏曲 中国 中国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是悲剧又是喜剧
-
《牡丹亭》曲意自况说
-
作者:张红运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曲意 曲意 自况 自况 香草美人 香草美人
-
描述: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心情
-
《牡丹亭》中的叹词运用
-
作者:刘钦荣 孟昭泉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叹词 叹词 句法分布 句法分布 表达功能 表达功能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一座耀眼的丰碑,而其中叹词的运用,就是这座丰碑上镶嵌的一粒粒珍珠.《牡》中的叹词,有单音节,有复音节;有的单独出,有的连续用;或在唱词中,或在道白里;有的放在句首
-
《牡丹亭》的深层意蕴探析
-
作者:陈国华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幻意识 梦幻意识 讽刺意识 讽刺意识
-
描述:汤显祖的传奇作品《牡丹亭》中的梦幻意识世界具有鲜明的虚幻性特点,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同感。汤显祖以言情之文表达着理性的内核,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识。梦幻、真情、讽刺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递进,演绎出
-
《牡丹亭》大团圆结局新解
-
作者:马瑜 楚爱华 来源: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大团圆结局 大团圆结局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局,因其种种缺点经常遭到人们的否定和批判。《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是汤显祖试图协调个体与社会这一永恒矛盾,建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尝试,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不能与才子佳人式小说
-
阿甲谈上海昆剧团赴京演出
-
作者:徐城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副主席 首都 上海昆剧团 唱腔 演出 严寒天气 动作 中国京剧 牡丹亭
-
描述:,并诚恳征询对“上昆”此次演出的意见。
-
也谈戏曲史上的“汤沈之争”
-
作者:周育德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沈之争 王骥德 牡丹亭 戏曲史 吴江派 万历年间 临川派 冯梦龙 斗争
-
描述:据说,我国戏曲史上有过那么一场大辩论,即明代万历年间爆发的“汤(显祖)沈(璟)之争”,并且扩而大之,说是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在创作和理论上的斗争。据说,这场斗争界限森严,壁垒分明,势同水火,剑拔弩张,并且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空前的。二十余年来,随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