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巧用重 韵趣盎然
作者:程忠学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巧用  反复运用  语言  长诗  芭蕉  唐代诗人  诗歌  王安石  新声  用字 
描述:诗歌最讲究语言凝炼生动,在一首诗中最忌重,即使是字句不限的长诗,也应当尽量避免用字重复,否则就显得呆板枯燥。然而,有些技法娴熟的诗人,其诗偏以重见长,在一首诗里反复运用同一个字,使人耳
王安石及其《说》:介绍张宗祥辑本《熙宁说辑》
作者:曹锦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宗祥  熙宁  辑本  政治斗争  政治家  北宋  训释  学官  文献通考 
描述:、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而不用。”《说》一出,唐耜为之作《说解》120卷;韩兼也作《说解》数十卷;刘全美作《说偏旁音释》及《说备检》各1卷
舒同妙笔还债--舒体字帖的诞生
作者:崔向华  来源:大江南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舒同妙笔还债--舒体字帖的诞生
怎一个“情”了得—大型舞剧《牡丹亭》专家谈
作者:吴迅  来源:舞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舞剧  舞剧  “情”  “情”  专家  专家  党组书记  党组书记  南京军区  南京军区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中国舞  中国舞 
描述:冯双白(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南京军区“前线”的舞蹈一直是全国舞蹈界的旗帜。多年以来,“前线”的创作无论是舞蹈还是舞剧,都是走在前列的。看了《牡丹亭》。再一次感受到其开艺术先路的力量,让人赞叹。这出舞剧的基调和大方向把握得非常准,即:它的浪漫—它的东方的、浪漫的、传奇的爱情故事,
突出一个“活”——’95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的评析
作者:胡光中 王兆生  来源:中学文科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活”  语文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  试题  唐宋八大家  三父  迁移能力  《牡丹亭》  知识的理解  语文教学 
描述:答出.而今年这道题却是把他们放在一首五言诗中;“一门三父了,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考生要通过其中“一门”、“三父子”、“大文豪”、“诗赋”、“峨眉”等词所暗示的线索从整体上去理解去鉴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如果
怎一个“闹”了得——谈《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作者:何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喜剧氛围  语文教学  中学  阅读指导 
描述:怎一个“闹”了得——谈《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同是“情”,内涵有别——论《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作者:叶树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描绘了“情”,但“情”的意蕴有别。然而,不难发现这些“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提高、创新和发展,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它们相互依靠,环环相扣,形成了中国戏曲链条式发展的格局。
明代戏曲剧名中“红、黄”等颜色刍议
作者:唐雪莹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中国古代戏曲  《娇红记》  《红蕖记》  《红梨记》  《紫钗记》  戏曲剧名 
描述:明代戏曲剧名中“红、黄”等颜色刍议
“闹”下的“温柔一刀”——也谈《闺塾》的思想性
作者:喻婷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思想性  女学生  封建礼教  诗经  牡丹亭  三个方面  曲解  批判  四书 
描述:人教版高中第四册戏剧单元的《闺塾》节选自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第七出。《闺塾》中人物简单,只有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塾师陈最良三人;剧情简单,是桂丽娘、春香两个女学生不想听塾
怎一个“情”了得——论《牡丹亭》主旨的多元性特征
作者:李振中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多元性  “情”  主旨  爱情故事  封建礼教  柳梦梅  杜丽娘 
描述:分为冲突的正反两方:"杜丽娘与小丫头春香、青年柳梦梅构成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