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司马光文学成就述论
作者:宋衍申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文学成就  资治通鉴  王安石  欧阳修  古文运动  王莽  赤壁之战  战争  诗歌创作 
描述:文,三百九十篇奏章,七十八篇书启,六十三篇论、议、评,二十五篇序,十篇记,五
《苏轼文学论集》评介
作者:朱德才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界  政治态度  王安石变法  苏轼研究  考辨  欧阳修  苏轼文学  学术讨论会  中国古代文学史  儒法 
描述: 十年浩劫甫过,学术界就兴起了一股研究苏轼的热潮。“苏轼研究学会”组织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已有三次,国内出版的专著、发表的论文,数量之富超过了建国以来的总和,而且质量之高也是空前的。究其原因,一则,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罕见的天才,全才,成
社会主义美文学的辛勤耕耘者
作者:郑恩波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社会主义文学  文学  新时期  北运河  民族风格  民俗风情  《红楼梦》  《二度梅》 
描述: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恐怕没有谁能比刘绍棠更具有典型意义。他以短暂但极富有创造力的人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终生都具有标杆价值的传奇式作家的光辉形象:少年时,他是一个昭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新中国文学生命力
文学本应是多元的(文摘)
作者:刘心武 璐摘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文学本应是多元的(文摘)
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作者:赵山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唐七言律绝重视语言的工致婉丽。汤显祖对唐代文学极为熟悉和喜爱,他写作《牡丹亭》时有意在以上四个方面继承借鉴唐代文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近期女性文学透视
作者:李正西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作家  艺术个性  艺术思维  王晓玉  长篇小说  心理现实主义  王英琦  九十年代  男性作家 
描述: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近期女性作家的创作,并从艺术思维的调整、艺术个性的展示、表现方式的多样几个方面概括了其新进展、新成就。
新时期文学期望着「大家」
作者:费振钟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作家艺术家  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  重要课题  优秀作品  高晓声  纵深感  刘绍棠  陆文夫 
描述:道出了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心声,他们呼唤史诗型作品问世,期待作品有生活的宏阔感和历史的纵深感。能否说这是新年伊始提请作家艺术家们深思的重要课题呢?
中美青少年文学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若曦  白先勇  文学作品  海峡两岸  现代文学  评审委员会  大学教授  欧阳子  桃花源  牡丹亭 
描述:作家。著有《金大奶奶》《玉卿嫂》《台北人》《纽约客》《孽子》《蓦然回首》《树犹如此》等,在华语文学界享有盛誉。近年推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并获大奖。帕特里克·哈姆:出生于德国,
略论文学中的变态心理
作者:张建均  来源:许昌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态心理  心理变态  《牡丹亭》  文学作品  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离骚》  《史记》  文学心理  卡夫卡 
描述:略论文学中的变态心理张建均文学是人学,“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引言)我国文学理论家刘熙载也说:“文,心学也。”(《游艺约言
春与伤春文学
作者:马宾海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春悲秋  《牡丹亭》  文学史  人面桃花  语录体散文  文化意蕴  文人  中学教育  夺胎换骨  唐诗选本 
描述:春与伤春文学马宾海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该记得这样一段文字,孔子和他最得意的四个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字点)坐在一起,各言其志,轮到曾皙时,他放下瑟站起来,从容地说出下面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