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62)
报纸(301)
图书(8)
会议论文(3)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98)
地方风物 (24)
地方文献 (21)
红色文化 (15)
才乡教育 (8)
非遗保护 (5)
宗教集要 (5)
按年份分组
2005(23)
2001(13)
1939(4)
1937(10)
1936(20)
1935(13)
1934(14)
1931(15)
1930(23)
1929(11)
按来源分组
司法公报(36)
其它(14)
司法行政公报(13)
云南省政府公报(7)
检察日报(4)
党史纵览(2)
中国法律(2)
演讲与口才(1)
图书与情报(1)
经纪人(1)
天津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录(十)
作者:张磊  来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津图书馆  善本古籍  周亮工  顾千里    藏书家  秋海棠  经折装  生平著述  七言律诗 
描述:天津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录(十)张磊(天津图书馆)邗水杂诗清顾千里撰写本一折经折装。首钤“周暹”白文小方印。顾千里名广圻,号涧苹,江苏元和(今吴县)人,是我国清代嘉庆、道光间的著名学者,尤精于校勘之学
诤友论敌两相知——朱、陆交往
作者:王法贵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论敌  诤友 
描述:。为理清朱、陆之间的微妙关系与是非曲直 ,特作
北京图书馆藏宋版书录(十一)
作者:李致忠  来源:文献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  周礼  宋版书  唐仲友  南宋初期  北宋  刻本  宋本  礼记  郑玄注 
描述:《周礼》十二卷汉郑玄注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劳健抄补并跋)。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五至二十七字不等,注文小字双行,行三十五六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
由《盗梦空间》说起:比较中西“梦文学”的叙事差异
作者:吕学琴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诺兰    差异性 
描述:义,使得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吉林第一名将
作者:傅朗云  来源:农村天地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句丽  《隋书》  扶余城  隋文帝  《北史》  《太平寰宇记》  辉发河流域  新旧《唐书》  《三国史记》  吉林 
描述:自古吉林武将辈出,但谁是第一名将的问题,至今无人探索。 《隋书》、《北史》、新旧《唐书》、《太平寰宇记》等古籍中记载一位隋唐名将,叫突地稽。
重现临川第一
作者:戴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紫钗记》  中国戏曲史 
描述:玉茗风流四百年。四百年后,上昆将临川四梦排齐结集上演,传承非遗经典,续接城市文脉,十分难得。值得注意的是,整出《紫钗记》在近代从未被上演过,此举无疑是中国戏曲史上极有意义的一笔。
总编辑应是第一编辑
作者:韩克顺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总编辑  编辑业务  编辑工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编务工作  编辑期间  短新闻  经济日报  创造精神  人民日报 
描述:总编辑应是第一编辑韩克顺对于报社的总编辑,有人主张要当评论主笔,有人提出应做首席记者,这些都是属于写的范围。笔者认为,总编辑也是编辑,他应当是报社的第一编辑。总编辑是报社的总策划、总导演、总设计师
东风第一
作者:刘雪兰  来源:江苏绿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瓣  宫粉型  梅花山  冠形  梅花品种  花冠  南京东郊风景区  南京中山陵园  王安石  片数 
描述:梅花开于百花之先,位于百花之首。当寒冬腊月,百花凋谢的时候,她傲霜斗雪,迎风怒放,给人们送来春的信息。
江南玉簪第一
作者:王本泉  来源:河北林业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簪  江南  王安石  黄庭坚  瑶池  汉武帝  园林绿化  汉代  宋代  头发 
描述:种花。汉武帝对玉簪花更是青睐,经常把它插在宠妃李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
作者:饶礼喜  来源:考试(高考 语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临川  中学  文学社  中华文化  王安石  学生社团  汤显祖  晏几道  新闻出版 
描述:节日,更不说震撼江西的高考辉煌,单说一个诗雨文学社,就足以见证素质教育的丰收成果。诗雨文学社于2010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文学写作基地”殊荣,现为团中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优秀稿源基地。几年来,诗雨文学社以“青春•文化•修养”为宗旨,在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学生素养、丰富校园生活、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Story ①: 诗,我心中的绿洲 胡泽重 诗,是唐时的一首曲,传唱在天山草原;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在古风河畔;诗, 是明时的一株柳,摇曳在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水边唱着绝代的歌…… ——题记 无数次流连于“淡烟疏柳弄暗滩”的淡雅景致,无数次憧憬于“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凄美意境,无数次陶醉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动人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