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英琦的矛盾——读王英琦《背负自己的十字架》札记
作者:王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世俗社会  道德理想主义  超越自我  寻找自我  终极真理  道德律  《随想录》  文以载道  爱情 
描述:王英琦的矛盾——读王英琦《背负自己的十字架》札记
陵阳,三星朗朗振诗风——读诗札记
作者:周笃文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陵阳  李白  屈原作品  敬亭山  大清一统志  宣城  哀郢  屈子  楚辞  黄鹤 
描述:陵阳,三星朗朗振诗风——读诗札记
梁东《天柱山问古》六首赏读札记
作者:乔树宗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柱山  南岳  隋文帝  王安石  江淮  字里行间  王台  汉武帝  谋篇  气格 
描述:其姿。其运
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学习赵朴初文稿札记
作者:朱家托  来源:法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朴初  中国文化  佛教文化  高一学生  佛学  褒禅山  文稿  王安石  太湖县  词语 
描述:其实这句话的原作者是赵朴初先生,他在《法音》1986年第2期发表
读者召唤、阅读差异与文本对话─三妇评点《牡丹亭》
作者:高祯临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  戏曲  评点  评点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描述:程裡,如何形成一種屬於讀者之間的閱讀召喚意義,以及評點文字中因為讀者個性、批評起點以及閱讀興趣所形成的批評差異。藉由文字發聲的閱讀主體,使得這些批評詮釋建立起多樣的互動關係,並因此實現了一場超越時空隔閡與生命侷限的「文本間的對話」。這個共討論的過程將織構並拼貼出一幅關於女性戲曲文本閱讀的共同視野,但同時在這些書寫脈絡中,每一位婦女讀者無可取代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亦應獲得理解。
丽娘如镜——对明清时期《牡丹亭》女性阅读的分析
作者:张筱梅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卷入性理解  卷入性理解  视野期待  视野期待  女性容貌  女性容貌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描述:要因为《牡丹亭》符合了女性读者的期待视野.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反映当时社会环境下每一个闺阁少女内心隐藏的情感,女性读者通过阅读杜丽娘看到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并进而发现了自身的容貌美和青春美,产生了朦胧
真实·朴实·严实——《广昌县志》(评审稿)的阅读体会
作者:白木  来源:修志文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真实·朴实·严实——《广昌县志》(评审稿)的阅读体会
明末清初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阅读接受简论
作者:王宁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接受  接受  传播  传播  江南  江南 
描述:之感性和直观的一面。更为重要的,这种阅读同时构成了《牡丹亭》传播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牡丹亭》传播和流布的重要途径。
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邹平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杨贵妃  杜丽娘  林黛玉  爱与死  祝英台  走向死亡  汤显祖  女性形象  柳湘莲 
描述: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邹平一、情圣一、艺术化人格林黛玉也许是你最喜爱的美女形象,因为她是虚构的。你一定听人说过,倘若真的娶妻,他不会要黛玉,而会要宝钗。你不必真的不信。语言在假设
培养阅读能力应是公共俄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作者:刘润修  来源:中国俄语教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共俄语教学  培养阅读能力  公外教学  听说能力  基础阶段  专业文章  外文文献  外语阅读  基本要求  公共外语教学 
描述:更多时间阅读专业文章;第三种观点认为,由于公外教学时数少,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打好基础,但是赞成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同时考虑到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也同意把一定听说能力作为对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