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52)
期刊文章(4449)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6)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70)
红色文化 (7)
地方文献 (5)
地方风物 (4)
才乡教育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75)
2013(202)
2012(260)
2011(253)
2009(221)
2008(239)
2003(165)
1991(62)
1986(80)
1958(2)
按来源分组
健康报(38)
政府法制(5)
财政监督(3)
化学通报(2)
人民军医(1)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国外医学情报(1)
传染病网络动态(1)
感染控制杂志(1)
以高張性鹽溶液激發鼻黏膜產生P物質之
作者:林明毅 方深毅  来源:中華民國耳鼻喉科醫學雜誌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張性鹽溶液  鼻黏膜  神經性炎症  P物質 
描述:之水腫等。但至今仍無報告說明感覺神性胜應於高張性鹽溶液刺激鼻黏膜後的情形。本實驗的目的即評估對於不同濃度高張性鹽溶液的鼻黏膜激發是否釋出不等量的感覺神經胜P物質。 方法:本實驗選擇10位無鼻黏膜
周礼末崩僭越在先:董家村、庄白、杨家村三处窖藏铜器组合所
作者:李佳楠 段德新  来源:宝鸡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窖藏  中晚期  西周社会  礼制  单氏家族  青铜器  周礼  组合  铭文  贵族 
描述:处窖藏的基本情况董家村窖藏、庄白窖藏、杨家村窖藏是建国以后宝鸡地区发掘的三处影响很大的西周铜器窖藏。这三处窖藏不仅出土器物数量大、品相好 ,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五祀卫鼎、九祀卫鼎、卫、、墙盘、盘、四十二年鼎、四十三年鼎等器物都有内容极其丰富的长篇铭文 ,涉及西周社会土地制度、司法制度、对外战争
刘绍能教授辨治胃食管流病经验
作者:王靖思 刘绍能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胃食管流病  辨证治疗  专家经验 
描述:逆、制酸损的药物,以消除胃酸对食管的损害。
一部夫权的杰作:读晚清小说《兰花梦奇传》
作者:郭远庆  来源:科学之友(上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清小说  兰花  明清之际  夫权  影响深远  临川四梦  中国小说史略  封建社会  汤显祖  曹雪芹 
描述:不知是因为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清丽缠绵,还是由于曹雪芹《红楼梦》影响深远,明清之际,许多小说、弹词的名称都喜好冠之以一个"梦"字,如《榴花梦》、《梅花梦》、《青楼梦》等。
相山混战徽酒包围、包围——从口子窖大本营市场看皖系品牌竞
作者:吕允超  来源:中国酒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牌竞争力  酒类  相山  市场  卫星城市  区域优势  中心城市  黄淮地区 
描述:淮北市为黄淮地区中心城市——徐州的卫星城市,与宿州、永城、毫州、商丘、枣庄等城市一起形成黄淮平原城市带,而又有自己独特的区域优势、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淮北市区傍依相山、电力、矿务居民多集中于此,生活水平较高,酒类消费十分旺盛。口子窖创造了盘中盘营销模式和品牌成长
令江西高院兼省院(呈报第一期反省人黄绪烈暨第二期反省人刘
作者:暂无 来源:司法行政公报 年份:193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令江西高院兼省院(呈报第一期反省人黄绪烈暨第二期反省人刘
电复庞军长炳勋为已令知河南省院军照收贵部在方城捕获未决之
作者:暂无 来源:绥靖旬刊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电复庞军长炳勋为已令知河南省院军照收贵部在方城捕获未决之
散文应是……
作者:周熠  来源:散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生命激情  雷电  本真  古流  流向  开花  界定  美学  投射 
描述:欢离合投射其中,或隐或现,或浓或淡。换言之,在散文的古老而现代的河流里,无不折射倒映出人生、社会、自然、美学、哲学……大千世界、百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龚四海  来源:中外房地产导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肥红瘦  保护耕地  人均耕地  平方  讽刺与幽默  漫画  春笋  无际  组题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描述:《讽刺与幽默》曾刊登过一组这样的漫画:一望无际的碧野中,冒出了几处以红色为主调的农舍;红墙赤瓦的现代农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无限制地吞噬着绿色的庄稼;绿色的庄稼最后被红色的村舍挤迫成一条条曲折瘦道。当年欣赏这组题为“红肥绿瘦”的漫画,
应是熙宁
作者:天华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敏求  汉书·艺文志  校勘学  文献通考  熙宁  书社  职官  校正  北宋  后汉 
描述:《校勘学史略》(岳麓书社一九八三年第一版)46页说:“直至(宋)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年),宋敏求上书日:“……先以《前汉书·艺文志》所载者,广求其文,令在馆供职官,重复校正,既毕,然后校后汉时诸书。(下略)”(见《文献通考》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