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77)
学位论文
(5)
报纸
(3)
会议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0)
地方文献
(18)
才乡教育
(4)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0)
2010
(11)
2009
(15)
2008
(10)
2003
(10)
1992
(7)
1989
(5)
1988
(7)
1987
(7)
1979
(2)
按来源分组
中文自学指导
(4)
江西社会科学
(3)
全国优秀作文选·小学综合阅读
(2)
管子学刊
(2)
中学语文
(1)
文学教育(下)
(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1)
河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大众文艺(理论)
(1)
山西教育
(1)
相关搜索词
周世宗
史传文学
“三冗”
天下之法
变法革新
历代评论
司马光
始祖
墙角
外科治疗
大地主
卢生
后花园
夷狄
地铁
哲学思想
功能
南北曲特性音调
性格形象
主人公
唯心主义
复性
《周礼注》
天文历
天气
司马迁
发展
古籍出版
器乐曲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简析】搜索到相关结果
277
条
从出土
简
帛经书谈汉代的今古文学
作者:
高明
来源:
考古与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今古文学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仪礼》
假借字
《周礼》
《诗经》
同音假借
《周易》
今文学
描述:
从出土
简
帛经书谈汉代的今古文学高明汉代经今古文学之争,是经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后来的经学、文学、史学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直到清末余波未尽。经今古文学争论的实质何在?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历史上说法
包山楚
简
所见邑、里、州的初步研究
作者:
陈伟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一) 先秦至隋唐)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山楚
简
简
书
政治系统
《周礼》
基层政区
隶属关系
下蔡
楚国
地域概念
出土文书
描述:
出土文书比历史文献更能真实地传递历史信息。本文根据包山楚
简
所载资料,在探求
简
书资料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并参照文献记载,认为楚国地域政治系统呈现出复杂纷纭的现象,如邑、里应是并存于地方政区中的两种
《包山楚
简
文字编》校读琐议
作者:
白于蓝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山楚
简
文字编
校读
琐议
“识”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周礼》
调查取证制度
罪刑擅断主义
《封诊式》
描述:
《包山楚
简
文字编》校读琐议
黄庭坚后期诗作平淡
简
放的艺术追求
作者:
梅俊道
来源:
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淡
简
放
后期诗作
黄庭坚
王安石
自然
简
放
艺术追求
后期创作
平淡自然
和陶诗
人格精神
描述:
黄庭坚后期诗作平淡
简
放的艺术追求
“汉人烟火起湟中”(
简
说王安石的一首政治诗)
作者:
宋立业
来源:
雪莲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汉人烟火起湟中”(
简
说王安石的一首政治诗)
里耶秦
简
“金布”与《周礼》中的相关制度
作者:
朱红林
来源:
华夏考古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里耶秦
简
金布
《周礼》
社会制度
描述:
重要意义。
上博《诗论》
简
“其歌绅而荡”臆解
作者:
虞万里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论
说文
周礼
简
文
字形结构
上博
史记
玉篇
论语
正义
描述:
。因为两字的声韵关系无佐证,且文意亦不通顺,故时贤多认为不妥,遂而各自作解。
易
简
工夫终久大--儒家静坐功夫探微
作者:
王晴川
来源:
养生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
简
工夫
儒家
王阳明
陆九渊
周敦颐
恒久而不已
本来面目
养生文化
发明本心
杜门不出
描述:
颐的弟子程颢、程颐二兄弟也积极推广乃师的静修思想.如程颐每见有人在静坐,便夸其好学.至明代心学大兴,吸收了大量释、道思想的心学对静修更予以重视,静坐逐渐成了儒者入门的基本功夫之一. ……
后生可畏:
简
访青海年鼓手王鹏、李浩
作者:
李小棒
来源:
乐器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鼓手
鼓手
王鹏
王鹏
李浩
李浩
演奏技巧
演奏技巧
艺术工作者
艺术工作者
描述:
记者:首先,非常欢迎和感谢二位来到我们这个栏目接受采访,同时,也祝贺二位在2008 I--drummer鼓手节上的成功演出。先和鼓手朋友们打个招呼好么?
易
简
工夫终久大——《周易》与陆九渊的心学
作者:
石明庆
马斗成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周易
易
简
描述:
陆九渊以心解《易》,以此为其心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展开寻找到经典根据。其心学的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与其对《周易》天地人三才一体的理论、三陈九卦之序、《艮》卦"艮背行庭"之旨、太极本体的解释关系密切。他的心学智慧也反过来丰富了《易》学的文化宝藏。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