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高峰:“三苏”浅论之一
-
作者:余辛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古文运动 散文理论 苏轼 散文创作 三苏 王安石 宋代散文 作家 韩愈
-
描述:窥探作为苏氏家学重要内容之一的苏氏文论的间架及其在宋代文论中的地位。
-
辞约旨达 衔华佩实:曾巩散文艺术管窥
-
作者:徐柏容 来源:散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阴柔之美 唐宋八大家 文章 阳刚之美 结构严谨 相适应 欧阳修 赠序 桐城派
-
描述:文钞》说曾巩的《寄欧阳舍人书》:
-
一桩历史公案的思考--从《祭欧阳文忠公文》看王安石与欧阳修
-
作者:田宜弘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熙宁 历史公案 阳文 《宋史》 青苗法 反变法派 司马光 反对派
-
描述:条例司奏明并发布的。其目的在于便民利国。“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裒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因为
-
从《越州赵公救灾记》看曾巩散文成就
-
作者:毕倬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文革新运动 曾巩散文 欧阳修 创作理论 文坛领袖 名篇佳作 杰出人物 北宋时期 越州 文情
-
描述:北宋时期,在文坛领袖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中,曾涌现一批支持者和参与者,曾巩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在改革散文形式和体制方面有许多真知灼见,并身体力行,写过不少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
试论曾巩散文的中和之美——兼论其儒术、文词、文风的统一
-
作者:毕庶春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散文 中和之美 《曾巩集》 欧阳修 散文风格 散文创作 儒术 文词 圣人之道 唐宋八大家
-
描述: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临川先生文集·赠曾子固》)。“三代以下之文,莫如南丰”(《荆川先生文集·与王遵岩参政》)。自宋至清,曾巩散文被收入各种文集,作为楷范
-
欧阳修与禅宗
-
作者:朴永煥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宋代佛教 士大夫文化 文化研究 排佛 王安石 佛禅 高僧 居士 主要原因
-
描述:,随处可以看到当时鼎鼎大名的宋代士大夫们与禅宗的紧密关系。其代表性的人物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
-
辛弃疾、欧阳修、汤显祖轶事
-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青年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辛弃疾、欧阳修、汤显祖轶事
-
欧阳修王安石诗歌创作比较研究
-
作者:方然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诗人 欧阳修与王安石 诗歌题材 艺术个性 美学价值 影响源流
-
描述:作为本文比较研究的对象 ,无论是两位著名诗人诗歌创作风格的“异中之同”还是“同中之异” ,都可以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 ,提供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人生意味。
-
欧阳修激赏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周刊(初一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欧阳修激赏王安石
-
论王安石的散文:作家分类散文作品详解
-
作者:张新红 来源:芒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游记散文 政论文 小品文 作品 结构严谨 司马光 政治抱负 答司马谏议书 感情色彩
-
描述:的实际问题,即主张"文道合一";小品文没有政论文那样笔锋尖锐,往往感情色彩丰富,叙论结合、借事说理性较多;游记散文除了描述山水外,更加注重议论,具有"寄理于文"的特点。本文分别解读这些类别的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