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8)
报纸(138)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2)
地方文献 (25)
非遗保护 (5)
地方风物 (5)
才乡教育 (3)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8)
2013(18)
2012(39)
2011(31)
2009(19)
2008(18)
2003(6)
1987(7)
1983(3)
1979(2)
按来源分组
词刊(4)
安庆晚报(2)
创作评谭(2)
广州日报(1)
解放军报(1)
蚌埠医学院报(1)
新闻知识(1)
金华晚报(1)
司法改革杂志(1)
广西日报(1)
拆了门槛便无内无:在政治、思想与社会史之间:读余英时先生
作者:葛兆光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英时  朱熹  士大夫  王安石  历史世界  哲学史家  政治史  理学家  刘述先  宋代理学 
描述:在哲学史或思想史研究中,朱熹从来都是一个中心人物,钱穆、陈荣捷、狄百瑞等前辈学者之外,刘述先、张立文、金舂峰、陈来和束景南等当代学人也有相当精细的研究,从生平到交往,从思想到文献,几乎没有一处不被反复爬梳。在这些目光炯炯的学者密集爬梳之后,难道还能另辟蹊
吴澄解托、补托二法治疗损初探
作者:梁皓越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虚劳病  损病  解托法  补托法 
描述:本文对清代虚劳专家吴澄所著的《不居集》进行探讨,从使用原则、所治病证、组方原则、解托补托二法对比4方面论述了吴澄解托、补托二法在外损证中的运用,旨在为虚劳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电视胸腔镜辅助治疗自发性壁层胸膜血肿破裂致血胸1例
作者:张瑛 白舒 丁国强 刘鸿运 张大勇 于四海  来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辅助  壁层胸膜  自发性  复张性肺水肿  血肿  血胸  破裂  胸腔积液  手术探查  胸腔穿刺 
描述:2004年4月我院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治疗右侧自发性壁层胸膜血肿致右侧血胸1例,同时术中出现复张性肺水肿,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突发右下胸痛伴胸闷气短13d于2004年4月16日入院
指令王懋德为所送民训会办事细则除指示分别修改馀准备案治字
作者:暂无 来源:军政旬刊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指令王懋德为所送民训会办事细则除指示分别修改馀准备案治字
浅析青春版《牡丹亭》英译字幕特点和方法:李德教授译本
作者:徐卿卿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字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译本  教授    英译 
描述:考虑句子的长度,掌控好时间,否则观众来不及消化,对剧情了解会产生阻隔。其次昆曲的唱词多为诗歌韵文,语言多用古语,并含有大量的成语典故,因此译者需有中国诗词和古文的修养,以及中国典故知识的掌握,是对其综合能力的考量。
改激活力石山变成宝/相山绿化五期工程顺利完工/繁昌县林业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林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改激活力石山变成宝/相山绿化五期工程顺利完工/繁昌县林业
勤于耕耘 乐于教诲:记江西省临川一中特级教师廖晓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英语:高三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特级教师  特级教师  江西省  江西省  中国专家  中国专家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中华魂》  《中华魂》  政府津贴  政府津贴  当代教育  当代教育  中国人才  中国人才 
描述:廖晓老师是江西省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园丁奖”获得者;享受政府津贴专家:江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其事迹先后被编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华魂》、《二十一世纪人才库
勤于耕耘 乐于教海:记江西省临川一中特级教师廖晓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英语:高一高二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特级教师  特级教师  江西  江西  《英语辅导报》  《英语辅导报》  《中华魂》  《中华魂》  中国专家  中国专家  《英语周报》  《英语周报》  当代教育  当代教育  中国人才  中国人才 
描述:具书。
勤于耕耘乐于教海:记江西省临川一中特级教师廖晓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英语(高三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勤于耕耘乐于教海:记江西省临川一中特级教师廖晓
执鞭从后亦奋蹄:景熙《鞍山斋记》赏析
作者:方建荣 陈晓晔  来源:电大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熙  山斋  马鞍山  形象物  爱国主义传统  诗歌创作  实用文体  宋元之际  杂记文  《周礼正义》 
描述:以《鞍山斋记》为胜。全文如下:山于天地间为物峙。或盘如龙,或踞如虎,或仪如凤,或曳如龟,或巾而峨,或笔而锐,或笥而方,或盍,或旗,或旗,或印,形象物而名随之。昆阳滨海而县,诸峰自西南来,气势横逸,若万马之奔。距郭近一峰特耸,若勒回马首而顾其群,其旁起中伏,若马背负鞍,故名“马鞍山”。春时杖屦西郊,见云雾吞吐,花木纷披,宛然紫茸翠毛之饰,晃眩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