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武“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辛弃疾、陈亮]
作者:杨晓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鹅湖之会  南京 
描述:文·武“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辛弃疾、陈亮]
“里面出来”与“外面入去”:朱陆哲学异同管见:[朱熹、陆九
作者:王伟民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宋代 
描述:“里面出来”与“外面入去”:朱陆哲学异同管见:[朱熹、陆九
理学成熟期之理学诗─—试论陆九渊与朱熹的诗
作者:杨光辉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理学诗  理想人格  理学文化精神 
描述:作为理学成熟期的理学诗人,陆九渊的诗呈现的是心学基础上的天地之心,朱熹的诗则更多地表现理学为背景的天地之理,两者都形象地再现了各自独特的理想人格形象,造示出相似的理学文化精神.
朱熹与陆九渊、陈亮在教育观点上的论争
作者:周德昌  来源:岳麓书院通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陈亮在教育观点上的论争
朱熹的知识论诠释学和陆九渊的实践论诠释学
作者:彭启福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诠释学  宋明理学  知识论诠释学  实践论诠释学 
描述:为达成明理这一理解目标的重要保证,知行合一说凸显了理解中的实践智慧。陆九渊意义上的明理具有了实践论的意味,其理解理论的视野是实践论诠释学的。
“尊德性”与“道问学”:朱熹和陆九渊教育观的碰撞
作者:杨丽娟  来源: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德性”  “道问学”  理学  教育观 
描述:共通之处.
试论严羽诗论与南宋理学的关系
作者:曹东  来源:洛阳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严羽  南宋理学  朱熹  陆九渊  包扬 
描述:的浸染。而且,严羽诗论与朱熹的诗论,从思想观点到审美意趣,都有不少类似之处。至于陆九渊主张心即理,直指本心,顿悟天理,对于严羽“妙悟”诗学思想的形成,就更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启示意义了。
关于鹅湖之会与鹅湖书院
作者:李才栋  来源: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鹅湖之会  讲会  会讲 
描述: ;现在海内外学者又将举行第三次“鹅湖之会” ,我们应继承和发扬鹅湖之会各抒己见 ,追求真理的传统 ,促进理学、书院、讲会、会讲的研究 ,推动学术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从稼轩词看朱陆治学之异
作者:钟锦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道德  朱熹  陆九渊 
描述:稼轩词中所显出之道德价值,正由其自身对道德问题之相应。故稼轩对待朱熹与陆九渊,乃能了然二 人之治学差异,且于其词中自然流露其对二人学养、感情之不同态度。本文即从稼轩词中分析此种差异与不同。
论宋学的产生和衰落
作者:何忠礼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学  理学  朱熹  陆九渊  事功学派 
描述:学本身也因为缺少对立面的斗争而日渐僵化,至此宋学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