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礼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晚周礼的文质论》
-
作者:姚才刚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周礼的文质论》 人文学科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秩序意识 礼仪规范 中国
-
描述:先秦礼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晚周礼的文质论》
-
礼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读《晚周礼的文质论》
-
作者:黄黎星 来源:出版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拓展 中华文化 博士 准确 称谓 时期 目光 文质 周礼 睿智
-
描述:"礼仪之邦",向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 称谓;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梅珍生 博士的新著《晚周礼的文质论》,将睿智的目光 投注于晚周时期,从"文"与"质"这对基本范畴 入手,对晚周礼学思想
-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
作者:杨秀柱 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殖场 妙句 鸡形目 晏几道 鸽肉 东曹 鸟纲 大文学 人工养 特禽
-
描述:良品种、故又称美国鹧鸪。 鹧鸪不但形态秀丽,羽毛艳丽丰满,有一定的观
-
士绅与戏曲:试论宜黄戏发展过程中文人所起的作用
-
作者:徐海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黄 宜黄 地方戏 地方戏 士绅 士绅
-
描述:明清时期的宜黄戏曲繁荣,是当时江西东南部戏曲活动的中心,具有戏乡的美称。探索这一时期宜黄戏曲兴盛的原因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将从地方士绅与在地方文化关系角度来分析明清时期宜黄的戏方戏的兴盛,并希望能从中窥探地方戏曲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
-
文人精神与人文精神:论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
-
作者:郭晨子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精神 人文精神 司马相如 王安石 卓文君 新编历史剧 李白 女性形象 司马迁 戏剧情节
-
描述:)、《李白》《话剧》、《一代天骄》(话剧、描写曹植、曹丕)、《司马相如》(昆曲)——七九年至今的创作中,显而易见他对“传统文人”情有独钟,据作家本人讲,形成这样的“系列”纯属无意——那到底是什么使剧作家一次次
-
官员与文人:中国历史上两个结构性缺钙的群体
-
作者:陆震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员群体 文人群体 群体活动 中国历史 个体活动 结构性 王安石 精神追求 物质追求 年羹尧
-
描述:官员与文人:中国历史上两个结构性缺钙的群体
-
文人精神与人文精神──论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
-
作者:妞妞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精神 人文精神 司马相如 王安石 新编历史剧 卓文君 李白 女性形象 文学篇章 司马迁
-
描述:文人精神与人文精神──论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妞妞新时期以来,涌现出不少新编历史剧的佳作,其共同点在于用现代意识观照历史,使历史剧抒发现代人的情怀。这个创作群体里,有福建的郑怀兴,他多选材于两晋乱世
-
文人的相争与相亲——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说开去
-
作者:张军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知识阶层 北宋 皇帝 宋神宗 科举考试 结局 乌台诗案 宰相
-
描述:文人的相争与相亲——从王安石和苏轼的恩怨说开去
-
晏殊婉约词书写与北宋文人文化
-
作者:杨风银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婉约词 悲情书写 北宋文人文化 历史文化语境
-
描述:里的悲情书写也是不可忽略的条件因素。
-
乾嘉学术幕府中的文人宴集现象
-
作者:刁美林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乾嘉学术幕府 文人宴集 卢见曾 朱筠 毕沅 谢启昆 曾燠 阮元
-
描述:关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乾嘉学术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