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是乐器吗
作者:李卫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打击乐器  丧葬仪式  审美功能  现代汉语词典  周礼  信号器  节奏性  解释  汉语大字典  辞典 
描述:典》等),当然这与辞典的编辑体例有一定的关系,但却有了一个假象:就是乐器,没有其他的解释(本文仅
论古典诗歌审美的纵向比较
作者:陈定玉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审美  《桃花源诗并记》  王安石  陶渊明  “变”  艺术表现  李商隐  《孟子》  创作意图  诗歌创作 
描述:的新东西
李白诗歌艺术风格散论
作者:罗宗强  来源:诗刊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  表达方式  杜甫  想象  感情基调  思想感情  境界  爆发  王安石 
描述:",现代有人说他"飘逸、奔放、
古代诗歌运用“比、兴”的特点及其发展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朱熹  统治阶级  毛传  古代诗歌  领袖  孔颖达  王安石  发展情况  形象思维 
描述: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我国古代诗歌最早突出地运用“比、兴”的是《诗经》中的作品。《诗经》运用“比、兴
谈刘禹锡诗歌的影响
作者:吴汝煜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禹锡  诗歌比较  竹枝词  诗歌创作  陈师道  黄庭坚  王安石  李商隐  西南少数民族  江西诗派 
描述:唐诗人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他的举世瞩目的诗名和喜欢奖掖后进的令誉,使不少与他同时代的或辈分稍晚的诗人产生了“识荆”的愿望。姚合的诗:“仰德多
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精神
作者:李达五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民族精神  《文心雕龙》  忧患精神  意境  王安石  辛弃疾  《诗大序》  思维模式  《毛诗序》 
描述:类命运,都包含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出现过无数次的痛苦或欢乐的遗物,它们基本循着同一道路,就象灵魂中雕出了很深的河床,原来的四处漫溢、又宽又浅的生活之流水,突然在河床里汇成了巨大的河流”(荣格《心理学与文学》),诗人“通过给原始意象以形式,它就被翻译成当前的语言了,并使我们可能发现通往生命的最深的源泉的道路,那里有艺术的社会意义:它不断教育时代精神,它创造出时代最缺乏的形式”(同上)。
黄庭坚诗歌艺术风格浅谈
作者:孙文葵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艺术风格  江西诗派  诗歌艺术  深远影响  杜甫  用韵  王安石  宋诗  创作道路 
描述:他在形成宋诗风貌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上,历来评价不一.不仅后代争议很大,就是当代
宋代诗人及诗歌特点略说
作者:朱明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诗人  诗歌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  江西诗派  黄庭坚  唐诗  现实主义  王安石  诗歌创作  欧阳修 
描述:宋代诗人及诗歌特点略说
苏轼诗歌的艺术渊源
作者:谢桃坊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渊源  苏诗  陶渊明  艺术风格  欧阳修  韩诗  刘禹锡  诗话  韩愈  王安石 
描述:杜,晚喜陶渊明”(《东坡先生墓志铭》).陈师道说:“苏诗始学刘禹锡,故多怨刺,学不可不慎也;晚学太白,至其得意则似之矣”(《后山诗话》).张戒说:“苏子瞻学刘梦得、学白乐天、太白,晚而学渊明”(《岁寒堂诗话》卷上).刘克庄却以为:“坡诗略如昌黎”(《后村诗话》、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诗
作者:王达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诗歌理论  王安石  山谷诗  文学思想  以故为新  黄山谷  以俗为雅  黄庭坚论  诗的艺术 
描述:感情升华进化到思想修养的较高层次。作者反对以“形式主义来评价黄氏的诗论及诗作,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文章论述了黄氏论诗和作诗讲究立意、无意为诗而意已至讲求佳句;无一字无来处、讲求句法、字法、奇胎换骨、以故为新、以俗为雅,以物为人,讲究“打诨”等诸多方面,认为黄氏的理论和创作充满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决非形式主义。文章分三大部分论述黄庭坚的思想和文学思想,及黄氏论诗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