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沈璟的学成就-江苏古代戏曲家研究之四
作者:俞为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吏部  沈璟  世族  嘉靖  万历  官职  江苏吴江  戏曲理论  汤显祖 
描述:一、生平和著述 沈璟,字伯英,晚字聃和,号宁庵、词隐生。由于他做过吏部员外郎、光禄寺丞等官职,故时人又称他为沈吏部、沈光禄。江苏吴江人。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卒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沈璟出身于一个“代有显宦”的世族大家,他父亲沈侃
《明妃》“泪湿春风鬓脚垂”试解
作者:许隽超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  春风沾泪 
描述:前辈学者对“泪湿春风鬓脚垂”七字多有阐释。如果试以“春风”为切入点作解,“春风”其实并不能等同于“春风面”。“泪湿春风”是写昭君泪流之多,展现了诗人奇妙的艺术构思。“鬓脚垂”与“泪湿春风”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解读这一名句提供了新的启示。
耀离、吴宣文、张德芳互助组的棉花增产竞赛挑战书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月报 年份:195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耀离、吴宣文、张德芳互助组的棉花增产竞赛挑战书
50年出版:在折中走向繁荣--访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王益先生
作者:隗瑞艳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事业  新中国  中国出版业  出版工作者  新闻出版业  事业管理  发达国家  新华书店  发展缓慢  图书 
描述:,请您简单回顾一
吴炳璋:桃华李盛 悠情高
作者:倩一  来源:中国电视戏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京胡  戏曲教育  中国戏曲  生门  委员  踏车  演奏家  杨柳  中国民族器乐 
描述:宗提和现为李维康操琴的张素英,为于魁智操琴的赵建华等。真可谓硕果累累。如此多的著名京胡演奏家出自先生门下,想来他必有许多的教学高招。
调研三步:深入、深思、慎取——读《游褒禅山记》所想到的
作者:任卉 永平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查研究  褒禅山  王安石  秘书工作者  调研报告  深思  领导决策  哲理性  重要任务  党委工作 
描述:旷,有泉侧出”,故“记游者甚众”;而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
笔底出新意 言外见真情——读王安石《明妃
作者:岳富荣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汉元帝  匈奴  呼和浩特  呼韩邪  后汉书  公元前  明君  封建社会  单于 
描述:·匈奴传》、《后汉书·
我国最早全面论述戏曲修辞的著作——明王骥德的《律》
作者:宗廷虎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修辞理论  王骥德    戏曲语言  修辞手法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小说修辞  修辞学  明代 
描述:关注。我国戏曲修辞理论萌芽于宋代,到了元代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真正粗具规模的还是明代。明代涌现了一批戏曲理论家,在他们的影响下,万历年间王骥德的《律》一书问世
从凌初的《谭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
作者:徐定宝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发展  王骥德  戏曲创作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价值取向  冯梦龙  《牡丹亭》  价值定位  戏曲家 
描述:从凌初的《谭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徐定宝凌初的《谭杂札》从自身的审美立场出发,既揄扬了汤显祖、沈二氏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又批评了各自存在的欠缺,对二人在戏曲价值取向上的分歧
《鼓吹导引无射宫·引导词》应是金代之作
作者:许子荣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词  金熙宗  乐志  导引  无射  金代  金史  鼓吹乐  缪荃孙  清代学者 
描述:吹导引仍辽旧。”陈述先生据此注而推断说:“是此曲乃辽也。”但是这首词作《辽史》不载,宋辽金时代的文献也没有称其为辽代作品的,因而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