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344)
期刊文章(2174)
学位论文(81)
会议论文(47)
图书(4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503)
地方文献 (109)
地方风物 (28)
红色文化 (21)
宗教集要 (11)
才乡教育 (9)
非遗保护 (7)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982)
2013(396)
2012(430)
2011(613)
2010(1247)
2008(481)
2002(52)
1931(12)
1930(16)
1913(2)
按来源分组
铜川日报(882)
青年时报(79)
商丘日报(58)
司法公报(27)
华商晨报(5)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晚霞(1)
生活文摘(智慧版)(1)
江西电力报(1)
新高考(高二语文)(1)
苏轼熙宁赴时期的文化意识初探
作者:唐玲玲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变法  苏轼  文化意识  王安石  北宋中期  政治斗争  政治思想  文学创作  东方文化  士阶层 
描述:社会心态及创作情绪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他在这种意识驱使下所创造的文学价值,为他后来在黄州及海南时期的创作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两时期散文中的自我形象
作者:周慧珍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自我形象  散文创作  杭州  表现自我  熙宁  王安石  形象显现  司马光  人文科学版 
描述:、志趣,发露了其彼时的行动事功,而这内在与外化二者的交合融汇,即使一个两时期的苏轼有血有肉的鲜明的自我形象显现在读者面前。
吕凤及其《流亡图》
作者:彭代群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凤  女子职业学校  中国画技法  李瑞清  艺术教育  高等师范  江苏省  民族精神  毁家兴学  抗日战争 
描述:吕凤及其《流亡图》
王安石和虱子陈
作者:王介甫 王禹玉  来源:小学生 年份:193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和虱子陈
汤显祖与前后七的传承关系
作者:张青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前后七  情感  格调  学古 
描述:汤显祖历来被看作反前后七的主将,但其大量的诗文作品表明,无论在理论主张还是创作实践上,他都与前后七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具体体现在张扬情感、重格调、借鉴古人古法等三个方面。
《陆学谱》初探
作者:杨朝亮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陆学谱》  心学  内在逻辑 
描述:争正统的任务便历史地留给了陆后学———李绂。
有感于王安石溺过甚
作者:陈放  来源:人生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有感于王安石溺过甚
逸品第一家:吕凤
作者:暂无 来源:青春期健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凤  李瑞清  师范学堂  新中国  江苏  师范学院  正则  教授  丹阳  人物画 
描述:吕凤,名浚,以字行,号凤痴,别署凤先生,江苏丹阳。早年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师事李瑞清、萧俊贤,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1939丰创办正则艺专并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苏师范学院教授。工书善画
抗日县长曹
作者:杨义龙  来源:大理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县长  牡丹花  抗战  地方经济  民众  县政府  滇缅公路  牡丹亭  滇西 
描述:悦之情。当时有一位面容清癯、身形挺拔的官员吟了三首七绝
与郑瑜先生谈“富贵”问题
作者:顾农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先生  欧阳修  笙歌  晏殊  “革命文学”  漫叟  中国诗话  居易  宴会厅 
描述:与郑瑜先生谈“富贵”问题●顾农近日偶读《中国诗话辞典》(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见卷首郑瑜先生所作序中有批评鲁迅先生的几句话,似属毫无根据,不可不稍加辨析,郑序写道———《漫叟诗话》曾引《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