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应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探讨
-
作者:李弘 来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三动模式”
-
描述:"三动模式"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它的宗旨是要让我们的教学回归教学的本原、教学的本质,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方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合理运用"三动教学模式"中的"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明代《牡丹亭》评点中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之探讨
-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评点 情节 人物塑造
-
描述:明代《牡丹亭》评点中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之探讨
-
从回忆到研究:刘大年抗战史学研究再探讨
-
作者:朱春龙 来源:抗战史料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抗战史学 回忆抗战 研究抗战 主要意义
-
描述:并存及其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抗战史研究理论体系。不仅如此,刘大年对研究抗战史学主要意义也有清晰认识,对后世研究抗战史有重要指导作用。
-
《周礼》六辞初探:中国古代文体原始的探讨
-
作者:邓国光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周礼》六辞初探:中国古代文体原始的探讨
-
麻姑山铜钼矿充填系统尾矿输送改造的探讨
-
作者:聂世磊 来源: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尾砂充填 全尾砂充填 铜钼尾砂 铜钼尾砂 采空区 采空区
-
描述:针对全尾砂充填系统成本高,且污染环境的问题,经3个方案比较,提出将尾矿浆由浮选机尾堰口经输送管道直接自流入采空区.其优点是充填成本低、基建投资少,可满足充填工艺的需要.
-
曹洞宗史上阙失的一环:以金朝石刻史料为中心的探讨
-
作者:李辉 冯国栋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朝 金朝 曹洞宗 曹洞宗 青州辩 青州辩 大明宝 大明宝 王山体 王山体 惠才 惠才
-
描述:承事迹,以补禅史之阙。
-
志丹马头山真身坐化彩绘泥塑制作材料及工艺探讨
-
作者:杨秋颖 来源:文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 彩绘 彩塑 泥塑 分析结果 制作工艺 颜料 胎体 次生粘土矿物 有机质
-
描述:志丹县马头山,位于陕北志丹县东南约40公里处,曾是陕北著名道观真武庙的所在地。备受关注的真身坐化泥塑(图1),就是在马头山一处非常隐秘险峻的天然石龛下被发现的。这在我国古代传统彩绘泥塑类文物中尚属
-
相山铀矿田6122矿床凝灰岩铀矿石成因探讨
-
作者:蒋振频 薛振华 董永杰 周万蓬 喻建发 胡荣泉 张柳贵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凝灰岩 凝灰岩 绿泥石 绿泥石 铀矿床 铀矿床 铀矿石 铀矿石
-
描述:云母等粘土矿物,它们使铀酰络离子稳定性、溶解度降低而解体,使铀还原沉淀并被绿泥石、水云母等吸附.
-
江西相山潜火山岩中淬冷包体的发现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
作者:范洪海 王德滋 刘昌实 赵连泽 沈渭洲 凌洪飞 段芸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因机制 成因机制 淬冷包体 淬冷包体 潜火山岩 潜火山岩 江西相山 江西相山
-
描述:稀土元素曲线和不相容元素蛛网图的形态非常相似.因此,相山潜火山岩岩墙中的闪长质岩石包体是不同成分、不同温度的岩浆经对流及不均一岩浆混合作用而形成,在成因类型上属淬冷包体.
-
相山及邻区七个火山盆地火山岩岩性特征及成因探讨
-
作者:徐海江 赖绍聪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山碎屑熔岩 火山碎屑熔岩 岩性特征 岩性特征 岩石成因 岩石成因 相山及邻区 相山及邻区 江西 江西
-
描述:是熔离成因,而是由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火山碎屑熔岩中的斜长石牌号变化大,钾长石主要是低透长石,表明岩石的形成具有高温特征。不同岩石相的矿物中的熔融包裹体有明显的形态标型。碎眉熔岩中的石英碎斑结构,主要是高温热炸裂成因的。7个火山盆地中的主体岩石可划分两大类:相山、玉华山和礼陂火山盆地的主体岩石是火山碎屑熔岩;高家、林家、谙源和谭港火山盆地的主体岩石是弱熔结凝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