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09)
报纸(1426)
图书(42)
会议论文(24)
学位论文(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60)
地方文献 (98)
地方风物 (17)
红色文化 (15)
才乡教育 (15)
宗教集要 (10)
非遗保护 (6)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277)
2012(276)
2011(240)
2010(440)
2008(150)
2006(61)
2005(65)
2003(44)
2001(36)
1980(15)
按来源分组
商丘日报(8)
经济日报(7)
党员干部之友(3)
吉林教育(2)
燕赵老年报(2)
辽宁日报(2)
武魂(2)
文艺评论(1)
现代特殊教育(1)
新疆中医药(1)
把时间花在进步
作者:韩青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进步  时间  五彩缤纷  晏殊  回程  成功  地方  写作  选择  目标 
描述:临近不惑,才真正感受到流年似水的深意。那些曾经天真烂漫的、五彩缤纷的、豪言壮语的、意气风发的昔日……然而,一转身,它们都变成了留恋、追忆、怀念甚至后悔、遗憾。那些被我珍惜的、挥霍的、虚度的时间,都成了没有回程的感伤。正如晏殊云:"无可奈何花落去。"如今想来,自己把一些时间花在不该花的地方,也许你因此
诗叶:赵春,文峰,王林吉,江永忠,王相忠,钟清良,薛过延
作者:暂无 来源:晚霞·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诗叶:赵春,文峰,王林吉,江永忠,王相忠,钟清良,薛过延
千古风流数临川:评罗传奇、张世主编的《临川文化史》
作者:白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就,更对后世临川于起着勉励的巨大作用。不知中华大地是否特别钟情于临川?三个世纪后,王勃的话得到了应验。从北宋起,临川文化显彬彬之盛,人才辈出,光照学坛,风流千古(隋唐五代临川没
勇于探索推陈出新:评蒋家、吴宣恭教授主编《社会主义政治经
作者:杨时旺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西方经济学  教科书  经济增长  新编  少而精  基本理论  财经类  计划调控体系 
描述: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迄今该教材累计发行已达100多万册,是全国有较高声誉和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教材。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后,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全国财经类高等院校政治经济社会主义部分教材急待修改,青黄不接。恰在此时南方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编》问世了,适应新的形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新编》出版具有主要的理论意
20世纪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李祥博士《
作者:李英华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经学  儒学  特征  “荆公新学“ 
描述:展示王安石学术思想的专著.
教育:命令:训令:令督学杨泽民、科员李青派往市立师范学校
作者:暂无 来源:北平特别市市政公报 年份:193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教育:命令:训令:令督学杨泽民、科员李青派往市立师范学校
《中国审判》记者站成立大会召开 王胜致信:法制宣传要坚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审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党性原则  法制宣传  法院审判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舆论导向  坚持  深度报道  宣传工作  会议代表  大讨论 
描述:本刊讯(记者高绍安)《中国审判》记者站成立大会2008年8月28日在秦皇岛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在给大会的信中强调,法制宣传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本点和关键点
晏欧源南唐深各不同--以两首采莲词为例谈晏欧异同
作者:李光翠 唐红卫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描述:作为北宋前期江西的著名的政治家、文坛领袖,晏殊和欧阳修的词均深受南唐冯延巳词的影响,颇具士大夫的情韵,导致有江西词派的说法。不过,晏殊的词更加俊美明丽,欧阳修的词更加深致沉着。
探寻黄河流域住行文化发展的轨迹——评朱光、吴宏岐主编《黄
作者:舒峤 贺治波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卷  炎黄  远古  黄河文化  华夏民族  源头  历史阶段  占有  中华民族  主体 
描述:探寻黄河流域住行文化发展的轨迹——评朱光、吴宏岐主编《黄
光辉遗泽 永留人间——缅怀爱国爱教的杨达先生
作者:王怡白  来源: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光辉遗泽 永留人间——缅怀爱国爱教的杨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