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5)
报纸(65)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61)
地方文献 (78)
地方风物 (3)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59)
2013(19)
2010(25)
2009(17)
2008(12)
2003(9)
2001(9)
1999(9)
1996(8)
1986(5)
按来源分组
企业改革与管理(2)
经营管理者(1)
技术经济与管理(1)
建筑经济(1)
厦门日报(1)
知识经济(1)
企业研究(1)
经济师(1)
城市质量监督(1)
菏泽学院学报(1)
《牡丹亭》与《哈姆莱特》之魂形象探寻
作者:刘昶 李玉婧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哈姆莱特    至情  至仇 
描述:汤显祖与哈姆莱特是同时代中西戏剧领域的大家,《牡丹亭》和《哈姆莱特》是他们的重要剧作。作品中都出现了魂,虽一个是为爱情的美女魂,一个是为政治的先王魂,但他们都由作品中主人公心灵深处而化。如果说杜丽娘的魂是“至情”而化,那么,老哈姆菜特的魂便是“至仇”而化。
谈《牡丹亭》女性意识形象的多重意蕴
作者:王冠波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女性  意蕴 
描述:女性意识的多重意蕴进行分析。
王安石散文创作主体的形象特征
作者:陈晓芬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形象特征  散文创作  庄子  儒道  圣人  文字  “志”  天命  已矣 
描述:不回。”诸如此类的评述在宋以后的史料笔记中在在可见,合成了王安石形象的基本模式——傲慢、偏执、无情等等。显然,这种充满传统偏见所勾勒出来的形象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试论戏曲现代戏中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续)
作者:吴乾浩  来源:陕西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现代戏  汤显祖  戏曲作品  艺诀  观众  社会主义新人  新人形象  剧作家  思想性  艺术形象 
描述: 真实的阶级感情艺诀曰:“戏无情不感人”。汤显祖在《焚香记总评》中也说:“其填词皆尚真色,所以入人最深,遂令后世之听者泪,读者颦,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真情在戏曲作品中决非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人物的血肉,感动观众的基础。如果说没有真情便没有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并不过分。
刘绍棠笔下的三个农村妇女形象
作者:聂元明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妇女形象  农村妇女  刘绍棠  水芹  乡土文学  三十年代  北运河  相似之处  作品  农村发展 
描述:农村妇女”,指《蒲柳人家》(《十月》1980年第3期)中的望日莲,《二度梅》(《芙蓉》1980年第4期)中的温青凤,《绿杨堤》(《北京文学》1982年第3期)中的牛水芹。她们都是普通农村妇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又各有特点,
一往情深的斗士——谈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资立安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封建礼教  后妃之德  后花园  个性解放  寻梦  开戏  汤显祖  柳梦梅 
描述:
论杜丽娘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
作者:陈湘庸  来源: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是个性意识、情感意识的自我觉醒者。肯定人的欲望、人的情感存在的合理性正是其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之所在。
沈凤喜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
作者:古大勇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啼笑因缘》  女性形象  沈凤喜  男权社会 
描述:义文化中心和整个男权社会的权力结构
谈戏曲舞台上的殉情女性形象
作者:张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舞台  杜丽娘  人物形象  爱情悲剧  中国戏曲  流行歌曲  汤显祖  女性形象  爱情故事  女子 
描述: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使萍水相逢的青年男女一见倾心,甚至有人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世界上的情痴比比皆是,仅以中国戏曲中的人物形象而论,不胜枚举。
形象变异不应是摄影艺术发展方向
作者:缪志恒  来源:中国摄影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形象变异不应是摄影艺术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