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史之页--论正史纪传与现代人物传记--附论刘绍唐与传记文学
-
作者:王尔敏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史之页--论正史纪传与现代人物传记--附论刘绍唐与传记文学
-
书评:遗落的明珠-读徐芳女士的《中国新诗史》与《徐芳诗文集》
-
作者:方美芬 来源:全国新书资讯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书评:遗落的明珠-读徐芳女士的《中国新诗史》与《徐芳诗文集》
-
豁达、洒脱的人生境界:读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有感
-
作者:张建会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豁达洒脱 人生理念 人生境界
-
描述:界。而这种理念和境界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管见--读叶长海教授《中国戏剧学史稿》心得
-
作者:姜赫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陈腐观念格格不入的各种各派思想,他似乎都愿意汲取,多种观念交织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雄浑博大、坚洁深秀’的理论结构”[1],汤显祖的理论思想反映着当时儒家道统被冲击,新精神尚未完成的时代特色,由此,叶
-
刘绍卫《领导干部读党史经典》:始终强调“实事求是”是立党的
-
作者:翟鹏玉 来源:当代广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党史研究 领导干部 “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强调 党的优良传统 精神资源 文化记忆
-
描述:如何运用党史经典的精神资源,进一步激发领导干部对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文化记忆,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安身立命、持续进步的精神家园,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如何通过党史研究来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巩固党的政治理念,发挥党的执政优势,引领时代潮流,培养造就一支更具素质的干部队伍?
-
毛主席诗词学习笔记(之七)——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
作者:夏阳 来源:江苏文艺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毛主席诗词学习笔记(之七)——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
的是方家之论:读毛礼镁新著《江西广昌孟戏研究》与《江西傩及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连戏 海盐腔 江西 弋阳腔 广昌 戏曲声腔 民俗文化 戏曲研究 学术成果 戏曲史
-
描述:北京有一对老夫妇刘乃崇和蒋健兰,他们五十余年的戏曲评论正以《老俩口说戏》为书名一本又一本地出版。南昌也有一对年过古稀的老夫妇流沙和毛礼镁,他们以江西戏曲为根基,从事戏曲史论研究半个多世纪,创获丰富,学术巨著也正在联翩问世。近来读到毛礼镁新著两种,一本是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出版的
-
今夕握香,他年传雪:读《绿珠传》杂感
-
作者:孙雪颉 来源:新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崇 女子 赵王伦 最底层 珍珠 爱情 真爱 挤出 行记 周秦
-
描述:《周秦行记》里也未
-
译意与译味:读汪榕培英译《牡丹亭·闺塾》
-
作者:李瑞凌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榕培 汪榕培 《牡丹亭·闺塾》 《牡丹亭·闺塾》 译意 译意 译味 译味
-
描述:汪榕培在戏剧《牡丹亭·闺塾》的翻译上运用了3种翻译策略:舍意取味、意味兼得和化意入味。译意是基础,在译意和译味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译味是他翻译的主旨和目标取向。在译味过程中,他不拘泥于原作的表达形式,在忠实原作意味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再创作,表现了原作的神韵。
-
试论文学典故的翻译策略:读汪榕培英译《牡丹亭》
-
作者:杜丽娟 来源:琼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英译本 《牡丹亭》英译本 文学典故 文学典故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
描述:本文结合汪榕培《牡丹亭》译本在文学典故翻译方面的处理策略和方法等提出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