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95)
报纸(586)
学位论文(69)
会议论文(60)
图书(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79)
地方文献 (370)
地方风物 (113)
非遗保护 (34)
红色文化 (13)
才乡教育 (11)
宗教集要 (11)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4(301)
2011(218)
2009(138)
2003(60)
1999(55)
1998(46)
1992(39)
1987(29)
1983(23)
196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2)
高校地质学报(3)
文化月刊(2)
安全与健康(2)
人民教育出版社(1)
天津人民出版社(1)
河南大学出版社(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1)
世界电信(1)
自张性金属支架内引流在良,恶性胆道梗阻的应用
作者:刘海鹰 童卫华 胡伟民 王嘉康 黄万喜 刘恕  来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胆道梗阻  金属支架  胆道损伤  引流  消化道肿瘤 
描述:自张性金属支架内引流在良,恶性胆道梗阻的应用
高能重离子在金属引起的辐照效应是热峰效应?
作者:王志光 Toule M  来源: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热峰模型  高能  重离子辐照  电子能损  金属 
描述:根据热峰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辐照下几种金属的离子潜径迹半径和离子速度效应,缺陷产生的Sc阈值以及温度效应,从而得出金属的高能重离子辐照效应是热峰效应作用的结果。
两种体感诱发电位联合应用组合不同记录点监测预防脊柱矫形术
作者:何杰民 唐勇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诱发电位  运动  监测  手术 
描述:背景: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易受麻醉药
塑胶镜片加工的几个问题:兼复东莞市陈道全同志问
作者:黎新章  来源: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眼镜  镜片  塑料镜片  工艺 
描述: 近几年来,国内塑胶镜片发展很快,制造厂家愈来愈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生产线22条,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厦门等地。镜片品种规格齐全配套,质量日愈提高,产量与日俱增,市场活跃,前景看好。现根据东莞市陈道全同志提出的问题,结合具体情况,对塑胶镜片抛光及检测技术浅谈几点意见于后。
胸腔镜肺大疱结扎术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作者:孙迎贞 江淼  来源:实用护理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手术  肺大疱结扎术  复张性肺水肿  护理 
描述:胸腔镜肺大疱结扎术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葡萄球菌的治疗选择用药应是整体方案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控制
作者:Sebastian G B Amyes 范洪伟  来源: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整体方案  感染控制  多重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  合理用药  万古霉素 
描述:,并已经由目前的治疗筛选出来。那么该如何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呢?
改编在戏剧传播的价值——从汤显祖对《牡丹亭》改本的批评谈起
作者:王省民 邹晓春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改编剧本  戏剧传播  汤显祖  批评  价值  戏曲观念  审美意识 
描述:反映出戏曲改编者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倾向。改编是《牡丹亭》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剧本改编的各种争议,贯穿于《牡丹亭》的整个传播历史,一直延续至今。
《伤仲永》“乞”字释义商兑——兼谈中学文言文中的施受同词
作者:夏麟勋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东人  左传  钱币  孔颖达  施受同词  中学文言文  主动与被动  古代汉语  王安石诗  古代诗文 
描述:呢?得其诗又有何用呢?实在使人费解。按“乞”属于正反同词的施受同词,既可用于受事者,训“求取”;又可用于施事者,训“给予”。北京师大《古代汉语》下册云:“正反同词还有一种主动与被动、施予与接受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黄松洗液盐酸小檗碱含量
作者:郭艳春 李美月  来源:中国药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黄松洗液  复方黄松洗液  盐酸小檗碱  盐酸小檗碱 
描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0.9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黄松洗液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小园香径独徘徊"——论晏殊词作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
作者:孟楠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贵气  惆怅 
描述:宋代文人士大夫晏殊的词作总是隐隐透露着一种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针对其主观情绪的外化,本文意在结合创作主体的境遇,试图从创作心理到创作行为的演变,探讨晏殊词作遵循的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既而从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