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挥毫珠玉、词翰双绝:郭睛湖先生及其书艺
-
作者:邹绵绵 来源:书法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评论 艺术评论
-
描述:挥毫珠玉、词翰双绝:郭睛湖先生及其书艺
-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致 理性
-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的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
-
北宋中期词坛的一支异军:范欧王苏词略论:[范仲淹、欧阳修、
-
作者:唐骥 来源:太行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文学研究 中国
-
描述:北宋中期词坛的一支异军:范欧王苏词略论:[范仲淹、欧阳修、
-
秾情不艳 轻倩飘逸——谢逸词散论
-
作者:孙友俊 颜捷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间 风格 艳情词 宋词 发展史 描写 西江月 艺术美 词风 士大夫
-
描述:谢逸是宋代一位有名的词人,后来渐渐被人遗忘。本文通过比较。对谢词的内容及艺术作了初步探讨,着重指出:谢词虽承“花间”传统。但他那婉秀多姿。轻倩飘逸的独创风格,在今天仍有较高的鉴赏价值。从而肯定谢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贡献及其地位。
-
《王用文刻文丞相谒张许庙沁园春词题跋》
-
作者:陈维贤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潮州 书院 十七年 文天祥 苏东坡 重建 元代 总管 公元 吴澄
-
描述:记,碑阴刻苏东坡《潮州昌黎昌韩文公庙碑》文。此二碑阴的词及文,皆王用文重建书
-
漫漫革命路 求索六十年——“晏甬同志从事戏剧活动60年纪
-
作者:李锋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活动 纪念会 中国戏曲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文化部 中国歌剧 健康长寿 研究院 《牡丹亭》
-
描述:部艺术局、李慧中代表马少波共祝晏老健康长寿。晏甬同志的老战友、同事、学生,以及有关单位代表百余人出席了纪念会。纪念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余从同志主持。
-
诉衷情于相逢之时,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晏几道的《鹧鸪天》
-
作者:王晓瑜 来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抒情主人公 意中人 歌女 心上人 司空曙 女主人公 扇底风 《姜斋诗话》 《报任安书》
-
描述:诉衷情于相逢之时,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晏几道的《鹧鸪天》
-
痴情无限 愁恨不已——晏几道《思远人》浅析
-
作者:王文鹏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妇 晏几道 远人 愁情 研墨 小山词 形象感 小令 深婉含蓄 白描
-
描述:晏几道一生心血性情,都表现在诗词创作中。小山词接受南唐白描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蹑步温(庭筠)、韦(庄),具有精雕细琢,用色浓艳的特点,是小令当行。由于他平生遭遇变放,作品中常常流露出颓丧没落的感喟
-
诉衷情于相逢之时 寄别恨于欣喜之间——也谈晏几道的《鹧鸪天》
-
作者:王晓瑜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抒情主人公 意中人 歌女 扇底风 心上人 羌村三首 司空曙 女主人公 《无题》诗
-
描述:恨?文学界却没有定论。长期以来,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
-
从几首抒情小词看芳心之寂寞:二晏和柳永笔下之相思女人
-
作者:曾亚兰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思妇 伤春 人间词话 词人 晏殊词 爱情 飞云 薄情郎 王国维
-
描述:女人处于次要位置,社会地位与男人相比是那么不平等。不幸的命运把她们限制在狭窄的桎梏中,许多道德规章限制着她们的行为,而倍受着鄙视和压抑,她们的喜怒哀乐取决于男人,甚至连爱情的得失也受制于男人。很可悲,在男人的世界,她们只能默默地屈服于那种不合理的环境。由于这种低下的社会地位,经济上不能独立,和得不到承担与男人同等的社会职业的权力,以及在情感上的被动关系,这就注定了女人永远要因为她的爱人不在眼前而痛苦。从下面几位词人对思妇的描写,便可窥见当时女人的社会地位以及她们那种哀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