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926)
期刊文章(1680)
会议论文(122)
学位论文(64)
图书(1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94)
地方风物 (1082)
宗教集要 (132)
地方文献 (79)
非遗保护 (13)
红色文化 (8)
才乡教育 (3)
按年份分组
2012(262)
2008(119)
2007(80)
2004(78)
2003(58)
1998(53)
1996(51)
1991(16)
1983(17)
1981(10)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9)
四川戏剧(5)
小星星(作文100分)(2)
实用疼痛学杂志(1)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故事作文(高年级版)(1)
民主与法制(1)
文学世界(1)
分忧(1)
人民公安(1)
铀矿田基底变质岩中角闪石榴(斜)黝帘石角岩的发现
作者:蒋振频 董永杰 喻建发 胡荣泉 吴水林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角岩  基性脉岩  热变质作用  叠加变质  铀矿田 
描述:们依第1期变质矿物的晶格发生连生,也使第1期变质矿物发生了重结晶和自净作用,并趋于自形.这一角岩化基性脉岩的发现,揭示在古生代相铀矿田变质基底仍然遭受着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三者相伴随的较为
铀矿田重磁场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分析
作者:曹寿孙 龚晓春 吉高萍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田  重磁场  基底构造  找矿选区 
描述:依据相铀矿田重、磁场资料,分析了该矿田基底构造、火山机构的某些特征,以及有关成矿条件,并对找铀矿选区及其背景条件进行了论述.
及邻区碎斑流纹岩的特征和成因
作者:王传文 侯文尧 万国良 方锡珩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在浙赣中生代火山岩地区相当广泛地发育着一种富晶屑或碎斑的酸性火山岩。它们堆积巨厚、分布面积广、生成时间大致相当。其中已陆续发现了铀、金及其它金属矿产。本文对相及邻区碎斑流纹岩的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
破火山口内中低温热液铀矿床的铀钍类质同像研究
作者:陈肇博 季树藩 谢佑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热液铀矿床  含钍沥青铀矿  类质同像置换 
描述:件下形成广泛的类质同像置换,而且在某种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中,中低温热液条件下也可以出现铀、钍类质同像置换,形成特定的铀钍矿物系列。这一发现对进一步发展铀钍地球化学理论和认识某些矿床成因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铀矿田地球物理场特征浅析及其找矿意义
作者:冯必达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特征  区域地球物理场  地质组合模式 
描述:地面伽玛偏高场、航空伽玛能谱铀高值晕对应,这是断裂构造、岩石接触界面控制矿床产出的标志。根据区域标志提出了矿田“五位一体”的区域地球物理场——地质组合模式,深入讨论这一模式和应用这些标志对于建立矿田成矿模型、找矿模式、指导区域找矿、寻找隐伏矿床和富矿部位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种有利于铀成矿的构造变形基底──相盆地基底变质岩构造变
作者:魏祥荣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底  构造变形  铀成矿 
描述: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构造分析方法,阐述了相矿田基底变质岩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这种变形基底为铀成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背景条件。
铀矿田611和6122矿床与34号矿床矿石建造特征对比
作者:吴仁贵 余达淦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矿石建造  火山岩型铀矿床  矿石矿物 
描述:元素矿化类型。
飘扬在林海深处的“红旗”:记全国优秀教师、资溪县马头塘边
作者:雷杰能 吴兴良  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  马头  资溪县  林海  原始森林  信息闭塞  青春 
描述:在风景如画的资溪县马头原始森林边缘,有一个全县海拔最高的村庄——马头塘边村,塘边小学就坐落在这林海深处。这里距县城七十多公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1987年,青春少女琚红旗,登上了塘边小学的三尺
铀矿田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
作者:邵飞 徐恒力 邹茂卿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铀的富集  岩浆期后热液系统  铀矿田 
描述:在不同时间域内其活动空间有异,并由此制约着矿田内铀矿化的时空分布。文章还对矿田内深入找矿提出了建议。
矿田山南铀矿区富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找矿方向
作者:吴三 邵飞 唐湘生  来源:铀矿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铀矿体  找矿方向  岗上英  石马山地段  山南铀矿区 
描述:出地段.在总结富矿体分布规律基础上,分析富矿的控制因素,提出岗上英东部71A线以东-石马山25A线以南的区段是进一步寻找富矿的最有利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