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朱元璋《御注道德真经》
-
作者:艾力农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道 朱元璋 天地之理 唯物主义 《老子注》 圣人 田租 道德经 万物 王安石
-
描述:盛大帝国,中土在元蒙古贵族统治九十年之后,经济衰竭,社会紊乱,学术思想也呈现低沉状态。在这不长的时间内统治者主要是以南宋理学为思想武器,《朱注四书》已成为士子必读之书,儒、佛、道合流已成定局,各据势力,可以说唯心主义思潮占绝对优势,唯物主义著作甚为尠少。但在明代开国初期,也出现了一些具有
-
“周礼三德说”与道德的层次性
-
作者:宋希仁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三德” 至德 道德要求 《周礼》 敏德 层次性 道德教化 《孔子家语》
-
描述:《朱子大全》第六十七卷“杂著”中,有一篇“周礼三德说”,对《周礼》中所讲的“三德”作了解释,对三德之间的关系讲了一番道理,其中有些思想对我们正确理解道德的层次性和实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很有启发和借鉴
-
略论儒家心学对道德主体的论证
-
作者:刘宏斌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主体 儒家心学 道德情感 理想人格 陆九渊 道德实践 王阳明 道德根源 道德认识 儒家哲学
-
描述:略论儒家心学对道德主体的论证
-
东周时期的道德虚伪与周礼的名实分离
-
作者:晁天义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周 道德虚伪 名实 周礼
-
描述:。
-
高尚的道德应是编辑毕生的追求
-
作者:王天真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辑 职业道德 工作作风 服务意识 团结精神 群众意识
-
描述:高尚的道德应是编辑毕生的追求
-
道德生命的实践者-吴与弼的学行
-
作者:杨菁 来源:国文学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明代理学 敬静 陈白沙
-
描述:吳與弼(1391-1469)為明代理學家,他的學說繼承北宋以來的理學思想,重視下學的實踐之功,以及「敬義夾持」、「靜時涵養」、「動時省察」等修養方法,又以涵養本心為學問宗旨。一生努力實踐,樹立人格
-
大学生:是“知识精英”,也应是“道德楷模”
-
作者:陈文静 来源:湖南教育(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精英 社会责任感 网络社会 道德素养 大学生道德教育 事件 道德缺失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湖南省
-
描述:沸扬扬,也将大学生的道德表现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时代的骄子、社会的精英,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表现,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
-
有道德的课堂应是情感体验的课堂
-
作者:王恒富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生活 情感体验 新课程理念 学生体验 现代教学 教室 学生素质 有限 时间
-
描述:让学生体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确实是我们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应当思索的问题。
-
试论陆九渊的道德主体控制思想
-
作者:谭清宣 孟颖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主体 控制思想
-
描述:陆九渊从心学立场出发,以心理合一论为逻辑起点,系统构建起道德主体控制学说,涵盖了道德主体控制的哲学基础、可能性、目标和途径以及功能和作用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
以梦释戏的心理分析方法臆说--兼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比较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方法 文艺创作 汤显祖 戏曲作品 心理过程 批评家 戏曲批评 戏曲创作 艺术思维
-
描述:,使这一方法在戏曲批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