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的情梦与明清女性情爱教育
作者:谢拥军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梦  情爱教育 
描述:而上的意义上倡扬两性情爱之梦的真实性,成为明清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存在的标志,赋予了女性精神解放的历史意义。
意识流:对梦遇和魂游的一种阐释
作者:包新旺  来源:戏文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识流小说  潜意识展示  牡丹亭  汤显祖  “意识流”  柳梦梅  表现手法  非理性  意识活动 
描述:意识流:对梦遇和魂游的一种阐释
两个叛逆的灵魂:崔莺莺与人物形象比较
作者:钱荷娣  来源:电大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人物形象  崔莺莺  封建礼教  张生  汤显祖  老夫人  爱情 
描述:中国文学史上,“雅”、“俗”对立现象无过于元明之初。在元代,“雅”、“俗”二线尚属平行发展阶段,散曲与杂剧互不相扰,各自分头发展,而如《西厢记》之影响,元散曲却是绝无匹敌;到了明代以后,“雅
习《诗》的反理学意义
作者:刘冬颖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理学  《诗》  《诗经》学  《关雎》  牡丹亭  汤显祖  导火索 
描述:在汤显祖的《牡丹亭,深闺小姐因诵读《诗经》的《关雎》篇而产生了对于爱情的渴望,被认为是赞美后妃之德的《关雎》,竟然成了引发青春觉醒的导火索,这种大胆的见解充分体现了明代《诗经》学
情到深处——浅析的艺术魅力
作者:张永刚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魅力  牡丹亭  “理”  中国古典戏剧  《惊梦》  汤显祖  妇女形象  “情”  封建礼教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作者自己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主人公被历代公认为中国古典戏剧乃至古典文学里最有光彩的妇女形象之一。那么,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牡丹亭》《作者题词
年龄·欲·情——与崔莺莺品较
作者:黄毓文 郭晶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生理发育  程朱理学  汤显祖  原始生命力  封建礼教  王实甫  原发性  自恋 
描述:明析,有了自控能力。正因为二者生理发育的不同,才导致这两朵爱情之花结出了不同的果实。
崔莺莺、、林黛玉之比较研究
作者:梅凌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鸳莺    林黛玉  王实甫  汤显祖  曹雪芹  语言艺术大师 
描述:文章就崔莺莺、、林黛玉三位女性形象进行了扼要的分析比较,以展示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三位语言艺术大师在塑造崔、、林形象时所完成的各自的时代使命。
生生死死,真真幻幻——情感世界寻绎
作者:郑尚宪 高延萍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完整地演绎了的情感历程,而成为戏曲史上屈指可数的不朽巨著。本文根据《牡丹亭》的叙事方式,分生前、死后和回生三个阶段,寻绎了情感追求的曲折历程,试图为解读《牡丹亭》提供
寻梦缘:与柳梦梅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寻梦  痴情  汤显祖  灵与肉  超越时空  生与死  伤春  泪腺 
描述:寻梦缘:与柳梦梅
柳梦梅形象与《牡丹亭》时代命题的完成
作者:孙秋克  来源: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形象  柳梦梅形象  牡丹亭  牡丹亭  时代命题  时代命题 
描述:牡丹亭》以“情”抗“理”这一时代命题 ,是由在剧作的前半部 ,柳梦梅在剧作的后半部前后相续 ,共同承担 ,才贯穿始终 ,最终完成的。对柳梦梅形象这个意义的忽视 ,会使我们失落半部《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