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江西相山铀矿田中断裂与水相变耦合成矿:以邹家山矿床铀成矿
作者:胡宝群 吕古贤 孙占学 李满根 史维浚 李学礼 王运 白丽红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变  相变  蚀变  蚀变  断裂  断裂  热液铀矿床  热液铀矿床  相山  相山 
描述:降压引发水相变,是热液成矿作用的必要条件,断裂与水相变耦合是认识热液成矿作用的关键。基于上述目的和思路,本文以邹家山热液铀矿床为例,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该矿床物质组成及含矿断裂特征方面近期研究成果,用热液矿床水相变控矿理论,分析了邹家山铀成矿作用过程,并初步探讨了相山矿田及华南铀热液成矿作用。指出在相山等华东南的铀矿田中,常见先形成X节理,后在力偶作用下沿X节理的一枝发生一组平行滑动,形成间断、侧列、菱形的张性小断块,从而出现总体挤压、局部拉张降压的环境,压力降低引发水相变而使成矿物质沉淀成矿。
杜甫与花卿──杜甫《赠花卿》《戏花卿歌》解释商榷
作者:户崎哲彦 陆建林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赠花卿》  杜甫  唐诗  杜诗  礼乐  胡应麟  黄庭坚  安史之乱  森槐南  杨慎 
描述:杜甫与花卿──杜甫《赠花卿》《戏花卿歌》解释商榷
《叶氏宗谱序》与《像赞》非苏轼、苏洵
作者:薛瑞生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叶梦得  叶氏  苏武  吕惠卿  苏轼  谱序  《宋史》  “讳”  知贡举 
描述:《叶氏宗谱序》与《像赞》非苏轼、苏洵
昭雪沉冤三百年,敢为“竟陵”郑笺:评《竟陵派钟惺、谭元春
作者:李申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元春  竟陵派  注者  钟惺  文学思想  识鉴水平  创作风格  汤显祖  文学研究会  郑笺 
描述:昭雪沉冤三百年,敢为“竟陵”郑笺:评《竟陵派钟惺、谭元春
李灏代表人大财经委去年国家决算审查报告,建议人大常委会批
作者:暂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灏代表人大财经委去年国家决算审查报告,建议人大常委会批
酒困路长意,蹭蹬向谁摅——重读苏轼徐州《浣溪沙》词
作者:李世忠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徐州  王安石变法  批判 
描述:苏轼徐州《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历来被认为是歌颂劳动者、抒写农村风光并反映作者喜悦心情的名作。笔者参酌史乘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把这首词的创作主旨简单作以上认定并不全面。此词婉曲地表达了作者
随俗而雅——名公巨相晏殊父子的词
作者:李哲理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描述:雅 ,不是语言文字技巧问题 ,是个境界问题 ,是个文心问题。含蓄深厚。雅 ,即是个境界 ,可浅可深 ,可以深入浅出。晏殊小令《浣溪沙》全词没有香艳之词 ,不见雕琢之迹 ,却自然媚婉 ,笔姿摇曳 ,情韵动人。《清平乐》又是细致的笔触巧妙地表现细腻的感情 ,同时善敷彩色 ,景象明丽斑斓。
一种题材 两朵奇葩——王安石、萨都刺词比析
作者:杨同庚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古都《桂枝香·登临送目》  《满江红·金陵怀古》  创新  规律 
描述:金陵怀古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传统题材之一,隋唐以降佳作极多,《桂枝香·登临送目》与《满江红·金陵怀古》便是其中的两朵奇葩。通过对王安石、萨都刺这两篇名作的对比赏析,探析了六朝怀古诗词创新的某些规律。
充满着战斗音响的农村-读“运河的桨声”(刘绍棠,新文艺出
作者:高七  来源:中国青年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充满着战斗音响的农村-读“运河的桨声”(刘绍棠,新文艺出
唯有革命者,才能革命作家-批判刘绍棠的反动立场和狂妄自大
作者:杨海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唯有革命者,才能革命作家-批判刘绍棠的反动立场和狂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