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听昆曲
-
作者:月小小 来源:作文大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女主角 杜丽娘 肥皂剧 柳梦梅 庸俗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
描述:以前是在电视上看唱戏,只觉得满眼的大红金黄,几个老头老太,咿呀半天都呀不完不个句子,没耐性,庸俗的我只好换看庸俗的肥皂剧去了.
-
南京 我的“牡丹”月
-
作者:罗玛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现代人 江苏省 南京 电视剧 小剧场 折子戏 古代
-
描述:原本五十五折的《牡丹亭》,改编成二十七折也要花三个晚上才能看完,难怪有人戏言:古代人看《牡丹亭》,等于现代人看电视连续剧。毕竟还是现代人幸运,能够在看腻了电视剧之后重回《牡丹亭》,享受四百年前的清雅
-
昆曲:我心中的悲情和怅惘
-
作者:蓝博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悲情 白先勇 牡丹亭 汤显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士子 杜丽娘 艺术 消亡
-
描述:”吗?[第一段]
-
剧目·遗产·文化:一出戏的改编与创造
-
作者:王雯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杜丽娘 青年观 白先勇 青春文化 昆曲艺术 改编 审美主体 汤显祖
-
描述: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在中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
-
好一个昆曲平台的“建筑工”:访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
-
作者:施远梅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建筑工 苏昆 苏州市 白先勇 平台 历史机遇 牡丹花 汤显祖
-
描述:初见蔡少华,记者脑海中闪现的一句话就是:怎一个忙字了得。3月到日本,苏昆剧团和日本歌舞伎"国宝级"大师坂东玉三郎扮演的杜丽娘版《牡丹亭》在日本连演20场,大获成功。5月是大学名校行,8月是奥运会开幕
-
第六维度:惊梦
-
作者:姚媛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维度 汤显祖 昆曲 牡丹亭 故事 白先勇 寻梦 梅花 园林
-
描述:".难道还不够吗?传唱千古,感动后世,都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些句子.
-
“拯救昆曲,从《牡丹亭》开始”——访青春版《牡丹亭》作者、
-
作者:张立洁 来源:三月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台湾 作家 时代人物 加州大学 香港 表现方式 现代文学
-
描述: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多篇小说。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在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取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干美国加州大学。出版
-
《牡丹亭》遇见「趋势科技」 白先勇与陈怡蓁的文艺复兴
-
作者:刁明芳 洪绫襄 来源:远见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遇见「趋势科技」 白先勇与陈怡蓁的文艺复兴
-
绿叶的悄悄话 我在《牡丹亭》中饰演春香
-
作者:沈国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绿叶 爱情传奇 北京大学 杜丽娘 柳梦梅 白先勇 昆剧
-
描述:不算多,但个性十分鲜明,而且贯穿于整本《牡丹亭》的主线,虽然是一片绿叶,倒也衬托牡丹的艳丽。
-
青春版《牡丹亭》运作机制的思考
-
作者:谢晓霞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运作 厦门大学 现场观众 爱好者 白先勇 制作人 扩音器
-
描述:生在最后一次谢慕时告诉观众厦门演出是现场观众最多的,每晚都不低于3000人。剧团已经离开鹭岛,想来下一站又会掀起“牡丹”潮、昆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