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出苗家人的丰收——记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周礼乐
-
作者:王因权 来源:民族大家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恩施州 板凳 艺术大师 礼乐 周礼 民族民间 吹打乐 咸丰 文化大革命 舞龙
-
描述:200米的地方停下,走小路步行到
-
门神(民间年画、附陈道一:门神话旧)
-
作者:张道一供稿 来源:民间文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门神(民间年画、附陈道一:门神话旧)
-
放开民间实业投资应是我国投融资改革的方向
-
作者:李恩强 来源:经济前沿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间实业投资 投融资改革 中国 投资需求
-
描述:及其事权不外乎3个方面:组建国防
-
班春·劝农:浙江遂昌民间特色风俗考
-
作者:刘康宁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春 劝农 民俗 文化 汤显祖
-
描述:显祖在遂昌五年的为官有着莫大的联系,是他使这两个民俗从扰民之举转为利民之用,这在他的诗文创作和戏剧创作中都有所体现。汤显祖此举引来其后为官遂昌者的争相效仿,也使"班春·劝农"的风俗得以在遂昌世代相传
-
专栏7:鼓励民间投资应是战略而非策略
-
作者:暂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企业家信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专栏7:鼓励民间投资应是战略而非策略
-
坂东玉三郎:女形与艺道
-
作者:萨苏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舞伎 牡丹亭 女性角色 昆曲 演出 艺术家 艺术形式 梅兰芳 京剧 戏剧
-
描述:。 时隔89年,十三代守田勘弥的孙辈在中国上演了昆曲的经典剧目《牡丹亭》。其婀娜的身姿一出现在舞台上,观众中就有人忍不住惊呼——梅兰芳回来了!他,便是被称为“日本国宝级宗师”的坂东玉三郎。 坂东玉三郎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梅兰芳在中国。他的“女形”表演最受人称赞。和京剧中的“男旦”一样,歌舞伎中的“女形”也是男扮女装。令人尤为惊叹的是,舞台上秋波流转、风华绝代的坂东玉三郎,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有熟识他的朋友对记者讲,他的脸庞就像山顶的天气,有种含云带雾的美。 2011年11月,坂东玉三郎获得了有“日本诺贝尔”之称的京都奖的思想艺术奖。然而。和他之前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这其实不算什么。 “女人”之美 坂东玉三郎是日本歌舞伎界一个显贵的世袭称号。
-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
-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戏剧 中国文人 儒略历 牡丹亭 万历 二十年 东西方 太常寺
-
描述:于神宗。朱氏王朝从此一直走下坡路,到崇祯吊死煤山而灭亡。但普通百姓只管小日子,不管大环境,有一口饭吃,有一张床睡,不兵荒马乱,不妻离子散,就谢天谢地了。因此,17世纪的中国,从上到下自我闭关,自我禁足,自然也就处于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下。第一,不可能知道世界之大,第二,也不想知道这世界在发生什么变化。因此,当然不知道有个英伦三岛,有个莎士比亚。 汤显祖若是了解他的这位外国同道,如何为英镑奋斗而其乐融融,也许会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不活得那么累,也不会活得那么苦,那么穷了。 莎士比亚所以比汤显祖幸运,因为他不是书香门第出身,不存在光宗耀祖的想法,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这个手套匠的儿子,离开家乡斯特拉特福,来到伦敦谋生的时候,心态比较从容,要求也不太高。第一,没有功名的负担,第二,没有当官的念头,第三,更没有汤显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第四,尤其没有汤显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
-
至情至性《牡丹亭》:在中央芭蕾舞团的演讲
-
作者:孔庆东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央芭蕾舞团 至情 《奥涅金》 古代文学 自信心 行话 戏剧
-
描述:一定学习过了。不仅剧本,还有其他形式的演出,比如昆曲,京剧,越剧,舞蹈,还有昆曲与日本歌舞伎的合演等,你们都至少有所耳闻。
-
挚情与梦幻
-
作者:郭小男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挚情 《牡丹亭》 柳梦梅 “幻” 杜丽娘 寻梦 戏剧 宋明儒学 “情” 剧本
-
描述:《牡丹亭》,是作者的一个梦。 汤氏生逢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黑暗、腐败,文化最为封建、专制的明后期时代。面对政治压迫,经济榨取和文化专制的现实,他失望地选择了弃官回乡。弃官是以弱的态势向权贵对抗,而回乡则是他选择偏乡僻壤作为自己新的“精神实验田”,新的生命余热的散发点。他用五十
-
莎士比亚四百三十年周年祭
-
作者:雷国华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奥塞罗》 三十年 表现主义 知识条目 戏剧 消闲娱乐 象征 《牡丹亭》 《西厢记》
-
描述:莎士比亚在欧美,似乎已不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戏剧意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是一种消闲娱乐的观赏文化。莎士比亚所有的现存的戏剧,是普及化了的文艺启蒙辞典中的知识条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