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秋暝》的和谐之美
-
作者:狄燕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居秋暝》 和谐之美 《诗薮》 山水田园诗 五言绝句 王维 禅意 胡应麟
-
描述:王维的诗颇具禅意。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太白五言绝句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王士祯直接说王维《山居秋暝》是字字入禅。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往往包含清净、静谧、深
-
晏几道词的悲剧美
-
作者:李启迪 来源:世界家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悲剧 以悲为美 心灵成长 人生超越
-
描述:晏几道在宋代词坛一个以写“情”著称的词人,他的这些词大多凄美哀婉.要探讨晏几道词的悲剧性,我们可以从中国文学向来就有以悲为美的传统、小山的成长经历、悲剧深沉来分析.
-
咏风流潇洒之美佳句集锦
-
作者:暂无 来源:读读写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潇洒 《饮中八仙歌》 佳句 风流 《鹧鸪天》 桃花扇 晏几道 杜甫
-
描述: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晴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宋·晏几道《鹧鸪天》
-
至情至美:芭蕾舞剧《牡丹亭》记
-
作者:杜红梅 来源:舞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 至情 至情 中央芭蕾舞团 中央芭蕾舞团 演出 演出
-
描述:由中央芭蕾舞团制作并演出的芭蕾舞剧《牡丹亭》于2008年5月2日至7日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全球首演,这是继2001年成功推出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中芭倾力打造的又一部原创芭蕾舞剧。
-
《红楼梦》回目语言探美
-
作者:刘永良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回目 目的语言 性格特征 《牡丹亭》 《西厢记》 艺术效果 曹雪芹 蛇影杯弓 中山狼 重音韵
-
描述:《红楼梦》回目语言探美刘永良《红楼梦》的回目别具特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研究界对此已有一些论述,但一般都谈得很宽泛。因此,本文拟就《红楼梦》回目的语言艺术之美,从音韵
-
论戏曲唱词的力与美(续)
-
作者:金芝 来源:剧本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唱词 力与美 沈凤喜 刘铭传 黄梅戏 《马关条约》 人物性格 形式美 舞台艺术 黄山
-
描述:论戏曲唱词的力与美(续)
-
漫談《啼笑姻缘》的演出
-
作者:經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言 演出 剧场效果 沈凤喜 姻缘 上海人 先农坛 导演 戏剧 观众
-
描述:性格特色。剧本有着戏曲分场分幕的特点,一场一个突出的事件,有头有尾,节节貫串,从头
-
为蒲松龄造像——浅谈《寒灯夜话》的风格和立意
-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蒲松龄 创作方法 聊斋志异 作品 汤显祖 艺术形象 民间故事 戏剧 关汉卿 小说家
-
描述:有的并摄制成了电影。这些戏,都是取材当时一般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另外还
-
浅谈石凌鹤对戏曲、历史剧的改编和创作
-
作者:汪义生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编历史剧 民族戏曲 改编本 戏曲作品 话剧 创作思想 地方戏曲 小资产阶级 汤显祖 戏剧
-
描述:想上引起很大震动,剧团的演出群众不欣赏,这就失去了宣传鼓动的作用。凌鹤回顾了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路,苦苦地思索原因。当时的小资产阶级戏剧工作者都相当轻视民间传统戏曲,认为唯有话剧是戏剧正
-
传奇漫说
-
作者:皇甫丹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小说 元杂剧 汤显祖 南曲 南戏 戏剧 永嘉 桃花扇 温州 南词
-
描述: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