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元明两朝杂剧士人形象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思潮之歧异
-
作者:陶慕宁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杂剧 艺术价值 北杂剧 作品 中国戏曲 士人形象 汤显祖 元明杂剧 文化思潮 戏剧美学
-
描述:鲜有时代风格可言,仅能视作元杂剧的余绪,故亦置不论。
-
晏几道、朱淑真词的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翁源昌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朱淑真 女性形象 比较
-
描述:文章通过对晏几道、朱淑真词作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画面描摹及人物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认为晏几道与朱淑真在以女性为描摹对象的词篇里,呈现出各自的书写特点。与男性词中以实质个体为主的女性形象相比,女性
-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作者:张玲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女性 女性
-
描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系列反封建传统的新女性形象,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探寻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为女性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呼唤人性的解放。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
从杜丽娘形象的浪漫主义色彩看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刘波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至情 汤显祖 杜丽娘
-
描述:的文学史增添了最亮丽的色彩。《牡丹亭》中的主人公杜丽娘形象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汤显祖的“至情观”。
-
形象二题——《音乐文学概论》节选(二)
-
作者:庄捃华 来源:词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概论 艺术形象 音乐 善与美 真实 王安石 真善美 作品 高尔基 重要性
-
描述:真切与失实文艺讲究真善美,但三者的重要性并不相等。“真”是最根本的,它既是善与美的前提,也是善与美的基础。所以,高尔基说:“文艺是以其真实才显其伟大的一种事业。”
-
一言难尽杜平章——谈汤显祖对杜宝形象的塑造
-
作者:任丽惠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宝 汤显祖 矛盾性 政治理想 政治失意
-
描述:。本文旨在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揭示其复杂的思想性格内涵。
-
妇女观不同,女性形象迥异-明清戏曲、小说比较研究
-
作者:王永健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女性形象 昆山腔 李香君 杜丽娘 短剧 总体构思 花木兰 汤显祖 思想深度
-
描述:清照、白娘子……,无不
-
晏几道词中的恋人形象及恋情情结
-
作者:李鼎荣 来源:零陵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情情 《小山词》 词人 歌女 长短句 “梦” 胀起 浅情 男女恋情
-
描述:气格纤弱,充满了梦呓与痴语,但显得比较清雅、纯正,更为重要的是,晏几道借助自己的词作,揭示出人性与情感的复杂内涵,这对当时“存天理,去人欲”的美学思潮在客观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冲击.
-
汤显祖忠君思想之衍变及汤剧皇帝形象
-
作者:万斌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忠君思想 《牡丹亭》 《邯郸记》 张居正 《南柯记》 《明史》 卢太尉 论辅臣科臣疏 霍小玉
-
描述:汤显祖忠君思想之衍变及汤剧皇帝形象万斌生汤显祖,作为一个封建官吏和地方阶级的思想家,忠君思想构成了他世界观的一个重要侧面;然而,作为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一个伟大的人民剧作家,汤氏的忠君思想与一般封建
-
广电媒体应是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主力军
-
作者:顾曹婧 来源:现代广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外传播 广电媒体 主力军 国家形象 新闻传播 赛事报道 形象广告 电视台
-
描述:在奥运期间,电台电视台是新闻传播、赛事报道的主力军,相应地,在传播国家形象广告上,广电媒体也负有重大责任,应发挥相应的作用[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