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03)
期刊文章(4498)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26)
红色文化 (32)
地方文献 (20)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5488)
2013(211)
2012(267)
2011(253)
2010(230)
2009(233)
2006(186)
2005(189)
1992(57)
1978(4)
按来源分组
医师报(5)
社会科学战线(3)
税收征纳(2)
西部大开发(2)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版)(1)
文学界·专辑版(1)
新世纪图书馆(1)
广东交通(1)
广州党史研究(1)
刘绍周——共产国际中最早的中国代表
作者:张文亮  来源:共产国际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周——共产国际中最早的中国代表
现存最早命名"推拿"专书--《小儿推拿秘旨》刊行四百周年
作者:傅维康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推拿秘旨  推拿  龚廷贤 
描述:在人类医疗技术发展史上,起源远比其他治疗方法早得多的医术“元老”——按摩疗法,从其萌芽到以后漫长发展时期,主要藉助手法治疗病痛,简便安全、老少咸宜、应用广泛、疗效良好。
药王韦慈藏的提法最早出自何人何书
作者:王旭光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代名医  《本草蒙筌》  药王  医学源流  《古今医统大全》  原医图  徐春甫  熊宗立  许慎  提法 
描述:药王韦慈藏的提法最早出自何人何书《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第2期上发表了郑金先生《中国历代药王及药王庙探源》(以下简称郑文)一文,拜读之后,觉得确是一篇考证和议论俱美的文章。但在阅读之际,也对文中
刘绍周是最早参加共产国际活动的中国代表
作者:恩映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周5岁时就随父母前往俄国,其父受聘指导制茶工作。刘在1916年从事华工救济工作;1917年4月创办“旅俄华工联合会”并任会长。因组织华工参加和保卫十月革命,受到苏维埃政府的重视。1919年3月共产国际“一大”召开时,因中共尚未成立,中俄交通被列强隔绝,苏联外交部便邀请刘绍周作为
我国最早的医学团体——体堂宅仁医会
作者:项长生  来源:中国科技史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春甫  医学入门  直隶  祁门县  太医院  仁术  科技史料  东皋  条款  学会 
描述:新安(今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徐春甫于明嘉靖间(公元1522—1566年)在顺天(今北京)发起并创办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学会——一体堂宅仁医会。该学会创建的时间、地点,它的成员、宗旨、条款、规章等见于
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士不是《西游记》的最早作者——与胡义成先生
作者:杨俊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丘处机  全真道士  百回本《西游记》  茅山  虞集序 
描述:针对近年来学术界否定吴承恩力主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徒为百回本《西游记》最早作者的观点,作者从道教与《西游记》、茅山与《西游记》、虞集序真伪与《西游记》等关系正本清源,驳斥胡义成等立论暨论据的错误,指出百
历史上最早记载《三字经》的文献:《三字经》成书于南宋中期新说
作者:张如安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氏《家训》  《三字经》  王应麟 
描述:现知《三字经》最早的流传地区,慈溪桂氏家族最早将《三字经》列为蒙学教材用以教育子弟。
“玉茗堂四梦”最早的合刻本探索
作者:吴书荫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玉茗堂四梦  牡丹亭  刻本  戏曲研究  万历  戏曲作品  南柯记  探索  三十年 
描述:,对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近70篇。为了使全国各地的戏曲研究人员对这次会议的情况有所了解,本刊在本辑特此设置栏目,刊发会议论文7篇,以飨读者。
安徽人最早创建中国的医学会:“一体堂宅仁医会”(一)
作者:张大有 王尚柏  来源:安徽医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春甫  医学入门  安徽  医学发展  医学会  六书  医家  名医  协会  痘疹 
描述:00卷,《医门捷径》(又名《医学入门捷要六书》或《医学入门捷径六书》)6卷。《古今医统大全》中的《内经要旨》、《妇科心镜》、《螽斯广育》、《幼幼汇集》、《痘疹泄密》等,都曾单独印行。
《卫济室书》:最早记载“癌”的医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著    甲骨文  肿疡  王安石 
描述:早在三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有“癌”的病名,约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周礼·天官》中,记着“疡医下士八人,掌管肿疡……等病”。“肿疡”这个词,宋代王安石注为“肿疡聚而不散”。可见包括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