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氏闻见录》所载王雱事迹一则辩证
-
作者:刘玉民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录 王雱 辩诬
-
描述: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是熙宁变法的重要参与者和构建新学的中坚人物,但由于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所载一则涉及他基本品德问题的事情是邵氏的污蔑之辞.
-
《邵氏闻见录》所载王雱事迹一则辨证
-
作者:刘玉民 来源:兰台世界(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录 王雱 辩诬
-
描述: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是熙宁变法的重要参与者和构建新学的中坚人物,但由于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所载一则涉及他基本品德问题的事情是邵氏的污蔑之辞。
-
“玉茗后劲”之传灯篇:论流人程煐及其昆剧《龙沙剑》的流派归属
-
作者:雷茗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派 龙沙 牡丹亭 流派 昆曲 黑龙江 昆剧 戏曲评点 吴炳
-
描述:民国时编纂的《黑龙江志稿》竟下了"今佚"这样的断言。如果它在"反右"、"文革"等政治
-
程砚秋,宋德珠金山寺,侯玉兰御碑亭反串别窑:[五幅照片]
-
作者:暂无 来源:十日戏剧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程砚秋,宋德珠金山寺,侯玉兰御碑亭反串别窑:[五幅照片]
-
昆曲摭憶② 鸂鶒和秋雁(燕)老腔老调老身段
-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明皇 明代昆曲 杜丽娘 长生殿 牡丹亭 杨贵妃 创新 表演 戏曲传统 动作
-
描述:唐明皇叫多了,把你叫得竟得了糖尿病,以后让他们都叫你蔡明皇好了!"大家都乐了。阿澎跟我说,1960丰那会儿,她们还都是在上海市戏曲学校读书的小朋友,跟着俞振飞和言慧珠两位校长赴京拍摄电影《游园惊梦》。当时,梅兰芳亲自到护国寺门口来接他们,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小朋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梅老师。梅兰芳、俞振飞、言慧珠这些大名家,都非常开明、非常亲切,给阿澎留下了深刻印象——越是有谱的人越不摆谱!
-
秋至兰香远 天寒松不凋:昆曲艺术的业余传承
-
作者:池玉玺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昆曲 昆曲艺术 曲家 牡丹亭 演出 俞平伯 保护工作 文献保存 理论研究 艺术形式
-
描述:存,以及维持昆曲艺术不至消亡,都起过决定性的历史作用。
-
兰馨馥郁秋霞圃 忆俞振飞大师1989年初夏在嘉定
-
作者:张炳元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折子戏 录像 嘉定 艺术大师 艺术精品 文化部 表演艺术 上海昆剧团 高龄
-
描述:俞振飞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京昆艺术大师。1989年,俞老已是87高龄,但仍精神矍铄,偶尔还登台表演,令人叹绝。为把俞老京昆表演艺术的经典用影像手段记录下来,以流芳百世,垂范后人,1988、1989年,文化部艺术司曾先后两次发文,要求上海做好俞振飞先生15出传统京昆折子戏的录音、录像工作。其中京剧折
-
抗夫,抗理,抗己:从《秋胡戏妻》、《牡丹亭》、《绿牡丹》看
-
作者:严姝璐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胡戏妻 罗梅英 杜丽娘 车静芳 女性意识 觉醒
-
描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窥见一斑。
-
吊古怀今 思深寄远——洪异诗《钱塘秋感》赏析
-
作者:苏永莉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瑰丽 王士祯 《随园诗话》 戏曲家 《牡丹亭》 诗人 太子 王妃 文学造诣
-
描述:云:“钱塘洪防思昇,……人但知其《长生》曲本,与《牡丹亭》并传,而不知其诗才在汤若士之上”,并以“逼真少陵”、“俱足千古”称誉其诗,朱廷鋐更以“风流直压李青莲”(《赠洪防思》)句相赠,其文学造诣可见一斑。
-
李梦阳《秋望》“汉宫”考及其它——兼与裴效维同志商榷
-
作者:曾良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梦阳 野马 灵武 朔方 周亮工 《书影》 云霄 《文选》注 诗必盛唐 灵州
-
描述:卷.其中收诗二千二百多首.但被后七子领袖王世贞(1528—1590)评为“雄浑流丽”的七言律诗《秋望》,却不被诗人自己选入集中.①据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空同集》六十六卷载纪昀等在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