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春法的诗(2首)
-
作者:徐春法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地 农民 收割机 麦子 记忆 老人 麦茬 田野 金黄 磨刀
-
描述:~~
-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福利政策的变化与民生
-
作者:唐仁兰 来源: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生 福利政策 农业政策 农民 中国共产党 王安石变法 土地买卖 土地政策 资本主义 余粮收集制
-
描述:【考情分析展望】2011年是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中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
-
新农保:一项促进社会公平的惠民工程:访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
-
作者:谢群慧 刘思弘 来源:浦东开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浦东新区 个人账户养老金 人口与发展 社会公平 博士生导师 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统筹 制度完善 农民
-
描述:浦东进行新农保试点,具有比较好的基础和优势。在政策上,民心上,条件上以及制度完善上,浦东新区积极践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王安石与青苗法
-
作者:王一胜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常平仓 三十年代 中国古代 经济危机 宋神宗 宋代 农民 老百姓
-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北宋中期发起的"王安石变法"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今后的历史,并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无欲则刚:王安石(上)
-
作者:周申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高利贷 北宋时期 农民 救济 灾害 理县 利息 库存 到任
-
描述:①北宋时期,26岁的王安石初知鄞县。由于正值大灾之年,他一到任就清理县库存粮,救济灾民,并亲自下乡分发救济粮。②当时贫苦农民遇到灾害,迫于生计,只能向富家大户借高利贷,而高利贷的利息往往高达100
-
神童
-
作者:暂无 来源:红领巾(B)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神童 做诗 父亲 秀才 听后 农民 用词 饭桌
-
描述:神童
-
“撤村并居”不应是土地财政的升级版
-
作者:吴睿鸫 来源:西部大开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 诸城市 诸城市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 行政管理机制 行政管理机制 财政 财政 升级 升级 农民 农民 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 组织单位 组织单位
-
描述:之势。
-
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看元明清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大视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 元明清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
-
描述:和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旨在探索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前身的女性意识觉醒。
-
从《牡丹亭》看晚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牡丹亭》赏析
-
作者:晏斌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女性 晚明女性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 觉醒 觉醒
-
描述:由于互动教学重在双向交流,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了以往教师在理论教学上全篇讲解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吸取,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红楼梦》:女性意识觉醒之丰碑:兼与《西厢记》、《牡丹亭》
-
作者:文迪义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意识觉醒 《红楼梦》 《西厢记》 《牡丹亭》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继承与超越 “三从四德” 封建社会
-
描述:唤和讴歌女性意识的觉醒。《红楼梦》继承了《西厢记》、《牡丹亭》中讴歌女性、讴歌爱情的主旨,但大大超越了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女性意识的最高峰。笔者拟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来谈谈《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