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1)
报纸(49)
会议论文(3)
学位论文(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9)
才乡教育 (9)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3)
地方文献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2(15)
2011(14)
2007(15)
2005(2)
2004(4)
2002(4)
2001(2)
2000(3)
1997(3)
1996(7)
按来源分组
江西教育(6)
其它(5)
中州今古(2)
学苑教育(2)
江西社会科学(2)
湖北林业科技(1)
资源与人居环境(1)
高校理论战线(1)
科技信息(山东)(1)
文博(1)
中国楹联学概论(连载九)
作者:谷向阳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王安石  七言律诗  宋词元曲  朱熹  新变革  书院  桃符  宋代文人  春联 
描述: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楹联绝大多数为五言联、七言联。楹联吸收了词曲的营养,在语言上不断进行着新变革,第四节楹联的发展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楹联绝大多
我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档案“兆域图”
作者:周小明  来源:城建档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筑档案  《周礼》  春秋战国时期  建筑规划  归档管理  秦汉以前  比例尺  城建档案工作  古代建筑  我国古代 
描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仍沿袭周代的作法,在朝廷中没有负责墓穴陵堂建筑规划的官员,由他们勘察地形,画墓穴规划图,用于施工兴建,用毕后归入“库府”保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古代流传保存至今
文化建设应是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广东省美术馆建筑
作者:伍乐园 陈树棠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馆  建筑设计  建筑文化  广东 
描述:文化建设应是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广东省美术馆建筑
建筑与陈列——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石鼓馆的陈列设计
作者:朱雅娟  来源:中国博物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建筑群  陈列设计  石鼓  阴阳五行学说  皇家宫殿  《周礼》  家庭成员 
描述: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所在,这座举世瞩目的皇家宫殿建筑群,是明永乐年间在《周礼》"前朝后寝"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按照这个理念,"前朝"是作为皇帝与朝臣处理政务使用的,"后寝"则是供皇帝家庭成员日常起居使用的。
紫禁城的总体规划:兼谈古代宫殿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茹竞华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禁城  继承与发展  宫殿建筑  总体规划  《周礼》  宫城  中轴线  御门听政  宫内  军机处 
描述:择中论”的思想,突出帝王的崇高地位。 “中央”这一概念,在历史上形成很早,
试论明代晚期董裕墓葬建筑文化与艺术价值
作者:刘芹 陈小浪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空间  形式  方位  礼制  建筑艺术 
描述:董裕墓为我国明朝晚期的官臣墓葬建筑,其墓葬建筑形式体现了我国古典建筑文化和谐统一的营造思想,石像生和雕刻等艺术在墓葬建筑中也体现无遗。董裕墓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明代晚期官宦建筑提供
王益顺匠师在台湾之庙宇建筑之研究
作者:李乾朗  来源: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技术层面之整理,作为中国地方建筑支流之比较。研究的重点将侧重於匠师流派之手法及个人风格之特质。王益顺出身泉州溪底派,他的木匠生涯跨於清末及民初,是中国建筑匠家之最後一代。他的作品基本上承继了宋代
马岩松 建筑不应是权力 与资本的纪念碑
作者:朱诗琦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梦露大厦、鄂尔多斯博物馆等。
考亭嫡传勉斋后学北山四先生与书院教育
作者:李才栋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传  书院教育  先生  金华  兴盛  朱熹  后学  道统  虞集 
描述:考亭嫡传勉斋后学北山四先生与书院教育李才栋黄勉斋为朱熹道统的继承人,其学一传于饶州(治今波阳)余干(今分置万年)饶双峰鲁,其后得程若庸、吴澄、虞集、揭斯等;又一传于婺州(治金华)何北山基,又传于王鲁
岳麓书院山长丁善庆述评
作者:丁平一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麓书院  曾国藩  翰林院  述评  教学方法  山长  墓志铭  书院教育  道德教育  黄爵滋 
描述:院侍读学士。其任职,为国史馆总纂,庶常馆提调、文渊阁校理,奏办院事。其使事,为戊子科(1828年)贵州乡试正考官,辛卯科(1831年)广东乡试正考官,乙未科(1835年)会试同考官,其秋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学政,咸丰二年(1852年)加三品卿衔(参见曾国藩撰:《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