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7912)
报纸
(974)
学位论文
(212)
图书
(196)
会议论文
(5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239)
地方文献
(63)
宗教集要
(21)
才乡教育
(14)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4
(542)
2013
(493)
2012
(560)
2011
(624)
2008
(445)
2004
(247)
2002
(232)
2000
(159)
1997
(216)
1979
(38)
按来源分组
其它
(312)
江西社会科学
(43)
中国典籍与文化
(23)
中国哲学史
(15)
兰台世界
(8)
中华文化论坛
(6)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中华书局
(3)
清华中文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价值转向
王安石
Wang
可道
道
《老子注》
佛教
城镇职工
价值
发展
儒学
儒道相通
转向
古典散文
《乌江亭》
《题齐安驿》
古代文学
太极
三皈依
古诗
答司马谏议书
妻子
两面派
历史风云
基本观点
力量
兴亡之感
作者
墙角
首页
>
根据【检索词:为学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搜索到相关结果
7912
条
论理学向心学的
转向
作者:
刘兴邦
来源:
求索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个体伦理
社会群体
陈白沙
普遍伦理
陆九渊
心学
社会公共伦理
程朱理学
陈献章
《朱子语类》
描述:
论理学向心学的
转向
●刘兴邦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程朱理学向陆王心学的
转向
。对于理学向心学
转向
的原因,以前的研究者多从“心理为二”与“心理合一”的层面判明理学与心学的区分,并以此作为理学向心学
老子
是图书馆长
作者:
郭侃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长
藏室
天官
太史
国家图书馆
藏书室
司马贞
《周礼
三皇五帝
图书馆界
描述:
姚行地同志在今年第四期《图书理论与实践》中认为:“图书馆界的一些专家、学者根据汉·司马迁《史记》中‘
老子
者……居守藏室之史也,和唐·司马贞‘素隐’按‘守藏史周藏书室之史也’的说法把
老子
赠封为
王安石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苑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
中国
北宋
描述:
王安石
(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论
王安石
学派的老
学
思想
作者:
刘固盛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派
老
学
儒道合流
描述: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
老子
” ,
王安石
、王 雨方 、吕惠卿等人都注解过
老子
,他们解老的共同特点是援儒入老 ,将儒学与
老子
之道论结合在一起。此种结合不仅反映了
王安石
学派力图援引
老子
思想为现实政治服务
论
王安石
的《虔州
学
记》
作者:
姚瀛艇
来源:
开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论
王安石
的《虔州
学
记》
“
王安石
研究”的清
学
地位
作者:
童强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研究
李绂
浙东学派
乾嘉考据学
描述:
据学者一样,李绂等人与浙东学派的研究都体现了求实精神,所不同的是,乾嘉学者的史学考证侧重地理名物训诂等方面,而李绂等人则偏重史实的考证,他们都为清代朴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王安石
这个人
作者:
快乐大叔
来源:
党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个人
个人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悲剧
悲剧
描述:
在中国历史上,
王安石
是一个特别的人物,变法者在中国历史上多半以悲剧收场,相比之下,
王安石
倒是基本做到了善始善终。
“尊德性”与“
道
问
学
”:朱熹和陆九渊教育观的碰撞
作者:
杨丽娟
来源:
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德性”
“
道
问
学
”
理学
教育观
描述:
共通之处.
朱陆关于“尊德性与
道
问
学
”关系之争
作者:
吴凯雷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尊德性
道
问
学
争辨
描述:
“尊德性与
道
问
学
”的关系是朱熹与陆九渊在教育思想方面的主要争辩之一。此争辨主要集中在道德知识怎样转变为道德品质,这本身即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对今天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古人论为
学
作者:
董佐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学
记》
人论
《易经》
王夫之
王安石
躬行实践
《游褒禅山记》
《谏逐客书》
学而不思则罔
《中庸》
描述:
古人论为
学
好学不倦▲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
学
不知其善也。(《
学
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学
记》)▲非
学
无以广才。(诸葛亮《诫子书》▲故
学
只在好,不在质高。(颜元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