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12)
期刊文章(475)
会议论文(66)
学位论文(25)
图书(13)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934)
历史名人 (200)
地方文献 (46)
非遗保护 (5)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301)
2012(160)
2011(131)
2010(107)
2009(46)
2008(33)
2006(32)
2004(20)
1997(13)
1996(11)
按来源分组
香港文汇报(3)
大河报(2)
解放日报(2)
浙江经济(1)
台大生物医学报导(1)
文史知识(1)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新作文(初中版)(1)
史学史研究(1)
新快报(1)
北宋三司使的性质与权问题
作者:付礼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司使  参知政事  枢密院  北宋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司马光    枢密使  学术界 
描述:此,
从苏轼的所为析诗人
作者:丁国成  来源:朔方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白居易  黄庭坚  陶渊明  韩愈  王安石  柳宗元  实事求是  杜甫  古代诗人 
描述:有史以来,诗人之间,轻、贱,固不乏人,而重、相亲,却为数更多。李白和杜甫的友谊,元稹与白居易的交情,韩愈同柳宗元的往来,一向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些自不必说,而宋朝大文豪苏轼的所为则给我们树立了
强、孙永生、严士健、王梓坤和刘绍学教授的5部数学文集由
作者:李仲来  来源:数学通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  科学研究  博士学位  学位论文  三角多项式 
描述:强、孙永生、严士健、王梓坤和刘绍学教授的5部数学文集由
苏志文 苏坤泉 苏振达 杜荣国 吴澄 吴云飞 吴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苏志文 苏坤泉 苏振达 杜荣国 吴澄 吴云飞 吴
忠与林锦漩因债务上告案 十七年四月四日民事第二庭判决上
作者:暂无 来源:最高法院公报 年份:192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忠与林锦漩因债务上告案 十七年四月四日民事第二庭判决上
是“罢回乡”还是“拜进京”?——谈谈《泊船瓜洲》的写作
作者:刘岩波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背景  王安石  泊船  参考材料  家乡  组织教学  七言绝句  北宋  宋神宗  表达 
描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再表达这种感情,才是比较符合情理的。如果马上就要回到家乡,
是“罢回乡”还是“拜进京”——《泊船瓜洲》教学一得
作者:刘岩波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写作背景  泊船  家乡  组织教学  教学参考资料  七言绝句  北宋  教材  感叹 
描述:诗人又何须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表达这种感情,才是
从两情“悦”到两情“隔”:《西厢记》与《牡丹亭》的两个
作者:孙陆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西厢记  爱情婚姻  崔莺莺  张生  老夫人  情感世界  柳梦梅  世俗文化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元明时期两大爱情名剧,它们在情感的形态、性质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拟从以上几个层面对两部经典名剧的不同内涵做出分析和比较,并探讨产生这些重大差异的深层原因。
刘乃宇华希伯陈桢陈能光程振基任嗣达孙瑞璜方根生吴曾愈钱春
作者:暂无 来源:交通公报 年份:192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乃宇华希伯陈桢陈能光程振基任嗣达孙瑞璜方根生吴曾愈钱春
李浩章 杨振邦 封之前 折子戏
作者:暂无 来源:剧作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浩章 杨振邦 封之前 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