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学派“引《庄》《老》”探析
作者:暂无 来源:政大中文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学派  老子学  引庄  老子崇宁五注  道德真经传 
描述:王安石学派“引《庄》《老》”探析
王安石「以《礼》《诗》」的《诗经》学
作者:张鸿恺  来源:弘光人文社会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诗经  以礼  熙宁变法 
描述:态,以呈现王安石《诗经》学在政治背景之下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及 学术特徵。
《南柯记》集唐诗的整理与注析:兼对《〈南柯记〉评注》相关注
作者:李小兰 黄建荣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南柯记》集唐诗的整理与注析:兼对《〈南柯记〉评注》相关注
北宋人唐诗观管窥:从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看李杜在北宋的接受
作者:郭根群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唐诗  唐诗选本  李杜并尊  王安石  李杜并重  李白诗歌  序跋  优劣论  欧阳修 
描述: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在莫衷一是中透露出时人对李杜乃至唐诗的认识及看法,并在扬弃中继承,从"李杜并重说"到"李杜优劣论",一方面,认同唐诗意正、境佳、句好的长处,赞美其清丽矫健的语言、善于用典
案头与场上:以汤显祖传奇落场集唐诗见明清曲家戏剧观
作者:刘叙武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落场诗  集唐  案头  场上  汤显祖  王骥德  臧懋循  冯梦龙 
描述:唐诗.从晚明清初传奇创作实践来看,剧作家已经找到“案头场上,两擅其美”的办法.
王安石《字说》说字义的特点和以“会意”说字义的原因
作者:黄建荣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说》  字义  会意  义理  经世致用 
描述:的实践,三是学术和政治的双重需要。这三方面的原因实际上体现出他提倡的经学必须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一贯思想。
博观约取与宋诗之学唐变唐:梅迪奇效应与宋刊唐诗选集
作者:張高評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雕版印刷  本文化  宋代  唐人  王安石  宋人  文化研究  宋诗  唐宋  流通 
描述:上北宋右文
曹洞宗纲要──《信心铭》禅
作者:本光  来源:法音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禅道  缘起性空  世间法  习禅  一切即一  一即一切  现量境 
描述:曹洞宗纲要──《信心铭》禅本光禅宗自六祖慧能法师之后,逐渐兴起,耀彩于盛唐中唐之际。至晚唐五代,禅宗五家亦即禅门五宗充溢佛教寺院,掩盖了教下诸宗,可谓盛之极矣。推五家之宗源,得两大流派:六祖上首
传统昆剧的“神品”和观众的层次-为“曲高和寡”进一
作者:胡忌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琵琶记》  昆剧  艺术精品  戏剧作品  观众  古典艺术  万历年间  评论  《牡丹亭》  演员 
描述:(一)小引 我国古典艺术中的书、画,往往标举某些难以企及的艺术精品为“神品”,而为后代行家所公认。古典戏剧作品中称之为“神品”的,大家熟知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吕天成的《曲品》。《曲品》著录“旧传奇”多种,但品题为“神品”的,仅有《琵琶记》和《拜月亭》两种。其于《琵琶记》下有一段评论:
《林黛玉进贾府》读思路探析
作者:焦喜爱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进贾府》  探析  贾宝玉  《红楼梦》  引导学生  《四书》  深层问题  《牡丹亭》  评价结果  教师 
描述:《林黛玉进贾府》读思路探析兰州一中焦喜爱语文教学要把每堂课都变得饶有兴味,依我之见,主要取决于教师“导”得如何。而“导”得好坏的关键又在于教师课前“琢磨”的功夫如何,是否确定了一条明晰、简练、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