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59)
报纸(506)
学位论文(87)
图书(85)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58)
地方文献 (100)
文化溯源 (13)
宗教集要 (3)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224)
2013(182)
2009(229)
2007(218)
2004(109)
1996(103)
1989(60)
1988(76)
1985(55)
1980(2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3)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8)
小说界(4)
当代学生(2)
中华遗产(2)
新天地(1)
北京文学(1)
上饶师专学报(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黑龙江青年(1)
古人叹咏新春诗
作者:林林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园风光  《游园不值》  《泊船瓜洲》  《忆江南》  萨都剌  朱淑真  社会发展  插秧季节  欧阳修  王安石 
描述:古人叹咏新春诗
李健伟小说二题
作者:李健伟  来源:边疆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苏轼  欧阳修  小说空间  苏东坡  苏辙  曾巩  雪花  人之初 
描述:他所住的出租房六楼的阳台望出去,各式的屋顶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一听从未停止过的汽车的叫嚣便知道, 马路上一定给汽车辗压、足迹践踏得伤痕累累、黑漆麻乌的,他想只有这屋顶和他一样是寂寞的、独自的、质白洁来还洁去的洁白。想到这里,旋即又笑自已怎会像小女人一样的总是心有戚戚。
慢词与柳永
作者:李国胜  来源:吉林人大工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柳词  劳动人民  欧阳修  李清照  宋词  苏轼  晏殊  音律  江东 
描述:慢词与柳永
曾巩落第不落志
作者:邱爱诚  来源:考试(高考 语文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科举考试  滁州  王安石  落第  范仲淹  醉翁亭记  吕夷简  中进士 
描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1019 年生于江西建昌军南丰。幼时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成诵,终生不忘。十二岁时试做《六论》,援笔即成,辞句雄伟可喜。一个才华横溢, 文章出类拔萃的才子,却为何屡试不中?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千古风流人物之苏轼篇
作者:李浩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东坡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热爱生命  诗词歌赋  欧阳修  历史上  老百姓  人生哲理 
描述:人们喜欢“大江东去”的苏东坡,喜欢“把酒问青天”的苏东坡,喜欢“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更喜欢“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苏东坡!苏东坡,真的很喜欢你。为你,看轻天下人!
班门弄斧
作者:房向东  来源:中学生时代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鲁班  讨教  柳宗元  欧阳修  辩论  唱和诗  老年人  人与人  诸问题 
描述:班:鲁班,即公输子,古代巧匠。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谓在鲁班门前挥舞斧头。因以“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
画眉毛的鸟儿
作者:西蜀不老翁  来源:素质教育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画眉  眉毛  鸣叫  王安石  羽毛  活动时间  自然生长  醉翁亭记  眼睛 
描述: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诗词解读这首诗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在枝头飞高飞低,
包拯的际遇与退化
作者:张国华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欧阳修  谏官  台谏制度  包拯  世代  政治活动  士大夫  政治改革  王安石 
描述:包拯,北宋著名的官僚。千百年来他以仗义为民请命、与民伸冤除害闻名于世,因而受到百姓持久不息的爱戴与敬仰。有关他的事迹在民间口碑相传,世代不衰,并敷衍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宋神宗不是“宋末皇帝”
作者:张维贤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南澳岛  皇帝  宋末  北宋  王安石  汕头  徽宗  旅游胜地  欧阳修 
描述:汕头南澳岛是我国东南海疆的重要门户,也是海滨旅游胜地。2008年12月3日《汕头日报》第10版头条《走进南澳岛》第二段说:周副主任……向我们娓娓道来:南澳岛原来比较荒凉,因宋末
争当奖引后进的勇士
作者:陈秋舫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家  唐宋八大家  勇士  王安石  欧阳修  人类社会发展  科学事业  曾巩  宋史  规律 
描述: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在读过比他小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