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梅村与汤显祖师承关系的文献考述
作者:郑志良  来源:文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卒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吴梅村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汤显祖去世时,吴梅村虚龄八岁,前者是江西临川人,后者是江苏太仓人
文化巨人 不朽名剧―写在汤显祖创作《牡丹亭》410周年纪念
作者:乐风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川这片古老土地的上空熠熠闪光。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人物之比较
作者:杨亦军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写意的戏剧观  写意的戏剧观  写实的戏剧观  写实的戏剧观  以心为本  以心为本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描述:出典型形象。这是因为中国古典戏曲遵循的是写意的戏剧观和“意境”的创作原则而西方沿袭的是写实的戏剧观和典型化的创作理论。这种不同又有其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缘由。
《牡丹亭》爱情观的矛盾和局限
作者:张兵 杨绪容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至  情至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矛盾  矛盾  差异  差异  局限性  局限性 
描述:牡丹亭》的爱情观存在着现实之情与理想之情的矛盾 ,以及情与理的调和折衷、功名对爱情的冲击等方面的局限性。
至“情”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作者:洪艳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至情  至情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爱情追求  爱情追求 
描述:汤显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遒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
浅论传奇《紫钗记》对小说《霍小玉传》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姚筱睿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紫钗记  紫钗记  霍小玉  霍小玉  李益  李益  卢太尉  卢太尉  黄衫客  黄衫客 
描述:成为情之所至的代表,李益变成忠于爱情的翩翩佳公子,剧中加入了代表统治阶级的卢太尉,强调并提升了黄衫客在霍李完婚中的关键作用。这是汤显祖一部成熟的作品。
简析《邯郸记》中的卢生
作者:郑艳玲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邯郸记》  《邯郸记》  卢生  卢生  被迫  被迫  晚明时期  晚明时期  矛盾  矛盾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记》,以浪漫的梦幻为戏剧构成,寄予了作家凝重的警世之叹。其中卢生被迫选择婚姻、无奈求取功名、不得不屈从于权贵的命运浮沉,既是对晚明动荡社会的真实反映,也是汤显祖性格、思想矛盾在创作上
探究《牡丹亭》经典段落中的潜台词
作者:苗雨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潜台词  潜台词  语义  语义  修辞  修辞  语句结构  语句结构 
描述:思想艺术内涵,深入感悟和品味其经典的艺术魅力。
二十世纪《牡丹亭》研究综述
作者:王燕飞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写作年代  写作年代  汤显祖  汤显祖  创作地点  创作地点  戏剧  戏剧  二十世纪  二十世纪 
描述:二十世纪《牡丹亭》研究综述
《西厢记》《牡丹亭》抒情艺术的比较
作者:杜红娇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王实甫  王实甫  汤显祖  汤显祖  抒情艺术  抒情艺术  比较  比较 
描述:的激情 ,明显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