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朱元璋《御注道德真经》
-
作者:艾力农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道 朱元璋 天地之理 唯物主义 《老子注》 圣人 田租 道德经 万物 王安石
-
描述:盛大帝国,中土在元蒙古贵族统治九十年之后,经济衰竭,社会紊乱,学术思想也呈现低沉状态。在这不长的时间内统治者主要是以南宋理学为思想武器,《朱注四书》已成为士子必读之书,儒、佛、道合流已成定局,各据势力,可以说唯心主义思潮占绝对优势,唯物主义著作甚为尠少。但在明代开国初期,也出现了一些具有
-
浅评1995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
-
作者:骆道书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语文 1995年 语文试卷 说明文阅读 区分度 汤显祖 单项选择题 语文学科 1994年 浅评
-
描述:对1995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的评价,见仁见智,评说很多。这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这份试卷在结构上较前几年有较大变化;二是这份试卷对今后几年起定格的作用,有值得研究的价值。 下面我想就1995年卷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试卷体现了高考坚持“两个有利”的原则
-
评刘大年著美国侵华史
-
作者:李光霖 来源:新建设 年份:195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评刘大年著美国侵华史
-
晏殊《珠玉词》新评
-
作者:万斌生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晏殊《珠玉词》新评
-
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唐七言律绝重视语言的工致婉丽。汤显祖对唐代文学极为熟悉和喜爱,他写作《牡丹亭》时有意在以上四个方面继承借鉴唐代文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
在马头山蛮汉山的斗争历程
-
作者:李云龙 来源:凉城党史资料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在马头山蛮汉山的斗争历程
-
邹山虎:偏向“虎山”行
-
作者:张力 王青峰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告经营 大众日报 广告主 市场经营 广告业务 报业集团 经营业绩 土地拍卖 客户 偏向
-
描述:美国广告业巨头罗伯森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广告经营如同在虎山寻宝”。其意不言而喻。原济南军区总医院正团职政治协理员邹山虎,2002年9月转业到山东大众报业集用后,勇做一个虎山寻宝人,他放弃组织为其安排
-
蒜山、云台山应是两座山
-
作者:杨瑞彬 来源:镇江高专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镇江 云台山 蒜山
-
描述:云台山,又名银山,为道教胜地。蒜山在云台山西北,为军事要地。两山相接,中有夹谷小径,系通往蒜山西北麓、玉山附近西津古渡的交通要道。从地理位置、历史记载和舆图等方面详加考证,蒜山、云台山应是两座山。
-
洞山良价与曹山本寂
-
作者:王学信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师 学人 具足戒 禅修 泉州 圆融 禅法 出家 士子 黄氏
-
描述: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习读九经。"其邑唐季多衣冠士子侨寓,儒风振起,号小稷下焉"。本寂"少染鲁风,率多强学,自尔淳粹独凝,道性天发"。十九岁往福州灵石出家为沙弥,二十五岁受具足戒